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土木之变后,为何皇帝还要重用太监?

土木之变后,为何皇帝还要重用太监?

作者: 公子一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4:24 被阅读47次

明英宗在王振的诱惑和挟持下御驾亲征,最终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俘获 。在这件事上,虽然不能将锅甩给王振一个人扛,但他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土木之变后,按说有前车之鉴,皇帝不应再重用太监。然而后来的皇帝还是重用太监,于是就有了夺门之变和曹石之变。

曹石之变后,栋梁被残害殆尽,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然而皇帝还是重用太监,甚至还出现了党羽林立、号称九千岁的大太监魏忠贤。明代历代皇帝为何会如此重用太监呢?

太监的权利来自皇帝权力的让渡。太监权力来自于皇帝,皇帝随时可以收回让渡的权力。无论太监再飞扬。跋扈,只要皇帝一发飙,太监顷刻之间完蛋。这从魏忠贤的下场便可见一斑。

另外,太监的权力既然来自于皇帝,那么他就与皇帝荣辱与共,一旦皇帝被推翻,太监也跟着完蛋。因此,太监就会努力维护皇帝的权力。

只要确保太监的权力来自皇帝,太监就不会背叛皇帝。太监由于自身没有做皇帝的正统性,背叛皇帝,他的权力也就跟着消失,皇帝倒台不过是让他人得利,太监还是太监。

因此与其冒险谋反,不如维护好皇帝的统治划算。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也没有篡了他的皇位。

说到这,你可能会举出曹石之变中的曹吉祥作为反例。曹石之变中,曹吉祥和石亨之所以能在夺门之变中成功扶持英宗复辟,在于其掌握一定数量以家兵为名的军队,加上石亨掌握的禁军,不然,曹吉祥是万万不敢扶持英宗复辟的。

在这个时候,曹吉祥的权力来源已经开始由皇帝向军队转移。英宗复辟成功后,曹吉祥成为大功臣,权倾朝野。在英宗的纵容下,豢养了更多的蒙古降将和死士,由他的侄子曹铉掌管。

到石亨失败时,曹吉祥已经拥有了可以与官军抗衡的军事力量他的权力已经不再仰仗代宗皇帝了,以致后来官军付出沉重代价才将其歼灭。

由于曹吉祥权力的来源突破了皇帝的让渡,因此皇帝对他也没有约束力。

太监可以帮助皇帝夺权。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皇帝的权力不等于皇权。皇权不仅包括皇帝的权力,还包括让渡给官僚,由官僚代为行使的权力,具体体现就是相权。早在汉代,皇帝就曾依靠太监从外戚和丞相手里夺权。

到了明初,明太祖先是依靠锦衣卫夺权,后来考虑到锦衣卫带有军队的性质,担心以后无法控制,明成祖于是就建立由太监掌管的东厂,用来监视和牵制锦衣卫,同时作为特务机构强化对全国官僚的控制。

由于东厂(加上后来的西厂、内厂)拥有凌驾于官僚体系之上的权力,在文官集团实力对皇帝权力产生压倒性的优势时,它们便可以以特有的形式牵制文官集团,以帮助皇帝在权力争夺的博弈中占得优势。

由此可知,明朝的皇帝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般昏庸。他们不断重用太监,其实是有其深层用意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木之变后,为何皇帝还要重用太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l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