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一个5岁孩子读绘本,免不了是会被要求一本读个八百遍的。立哥儿就是这样。据说,对男孩的教养,从6岁起,妈妈就要逐渐退场。那么,我得抓紧了好好享受这仅剩一年的宝贵时光,不厌其烦的继续陪他读八百遍!
《獾的礼物》,是一本读上八百遍,越读越深刻的绘本。借由獾的离世,我们看到了他的朋友们所经历的沉痛、悲伤、不知所措、缅怀、感恩。简单平实的故事,深刻切肤的体悟。令我小小惊讶的是,在听这个故事时,立哥儿出奇的安静、投入,这可跟他平常听故事的状态很不同,要知道,平日里他会一边听故事,一边鼓捣玩具,或者干脆站起来蹦蹦跳跳。而我,竟仿佛穿越般,读出了自己在过往经历中的切切感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以前面对亲人死亡时产生的创伤。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治愈力的故事。
在一个冬日,獾死了。獾并不怕死,相比起死,他更在意的是朋友们面对他的死的感受。故事最令人动容的,无疑是在獾死后,朋友们面对老友离去的无所适从,悲伤惋惜,是的,这是直击我们每一个人的痛!
亲人离世那一刻,我们更多的是错愕、茫然,继而各种后事的料理,甚至能让人暂时把悲伤收起来,理智的处理各种手续事务,应付各种嘘寒问暖。而真正悲伤的汹涌袭来,是当你打开衣柜,触摸到他平素经常穿着的,还带着他气息的棉毛秋衣;是当你做好一桌饭菜喊一家人吃饭时,习惯的喊出了他的名字;是当你走到停车棚,看到他那辆还在充电的小电动,小绿灯都亮了,电早就充满了,可是,再没人来开它出去遛弯儿了…悲伤,无处不在,铺天盖地。
图片来自网络谁,能够很好地去拥抱、消解这份巨大的悲伤?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能做到。甚至,有的人,会被这个悲伤吞噬、沉沦。我很爱听的歌曲《梦醒时分》(暴露年龄了),原唱者陈淑桦女士,在母亲去世后陷入抑郁,多年无法过回正常生活,更不消论及重回乐坛。面对悲伤,需要一种能力,去接受既成的现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龄人,都缺失这种面对死亡的引导,而今天,我要亲自,提前,对我的孩子,展开这个深邃又普世的课题。
回到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在经历了巨大的悲伤之后,开始回忆、分享每个人与獾之间特殊的记忆,他们发现,獾虽然离开了,但他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一份独特的离别礼物。随着积雪的消融,初春的来临,朋友们已经接受了獾的离去,并感恩于獾留给他们每个人的离别礼物。
是的,他离开了,但留下了回忆,留下了鼓励,留下了他教会我们的,我们至今还在善用的小技能、好习惯,这是他馈赠我们的离别礼物。
在故事的最后,与獾感情最深的鼹鼠,来到最后一次见到獾的山坡上,轻轻的说:谢谢你,獾。他相信,獾能听到。是的,獾一定会听到。
立哥儿问,为什么獾会听到,他不是死了吗?我说,獾的灵魂还在,灵魂能听到。立哥儿寻思了一会,说,嗯,是他的耳朵还在,能听到。好吧,5岁小朋友的思维,好耿直。
图片来自网络死生之外,再无大事。天堂的门,没有把手。
尊重、感怀每个经过我们生命的人,而当有天我们离开的时候,只望也能够给这个世界,给我们深爱的人,留下一份独特、珍贵的离别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