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耐心很重要!
董宇辉曾在直播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成年人太患得患失了,我都付出了,怎么还没有回报?我都认真了,怎么还没有结果?所以总想着急于求成,结果反而变得心浮气躁。你得清楚地意识到:万事皆需要耐心,耐心本身就是智慧。
今年我们来聊聊耐心这个话题。
01、何谓耐心
研究耐心很多年的心理学家萨拉·施尼特科尔(Sarah Schnitker),她将耐心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耐心是“日常耐心”(daily hassle patience),比如在商店排队,等待网页加载,以及其他日常需要等待的情形。
第二种耐心是“磨难耐心”(hardship patience),指的是无限期的情况,比如长期在疫情下生活,或者忍受其他持续的担忧或不确定性。
第三种耐心是“人际耐心”(interpersonal patience),指的是一个人在与任性的孩子、令人讨厌的同事或其他难相处的人打交道时所需要的耐心类型。
萨拉·施尼特科尔博士说:“耐心”(patience)这个单词在英文中很像“病人”(patient),它来自于拉丁语中表示痛苦的单词。一般拥有耐心的人,是那些能够忍受不愉快的事情,而不让它影响他们的情绪或行为的人。
好好想想这个定义,慢慢你就会开始意识到,耐心对于焦虑、抑郁、愤怒和其他消极情绪状态以及强迫行为是多么重要。所有这些弊病都与不能容忍一个人或一种情况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当下对幸福的执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耐心所致的。因为我们不想为了下一个快乐或幸福的时刻而等待太久。
我们知道耐心很重要,知道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的会有不良后果,可是为什么依然很难改变它呢?
一是、人性的特点。
急功近利的心态,可以说是由基因的首要任务决定的。
基因的首要任务是生存,然后,就是繁衍。这是我们每个人身体里与生俱来的东西,从我们还是远古“智人”的时候起,就已根植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
可以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与繁衍。因为我们必须在这个充满竞争、危险,缺乏资源的世界中生存和繁衍下去。
为了维持基因的首要任务,人类就产生了厌恶风险,追求确定性,追求物质和财富等一系列的本能。
如果把这些本能放到一起,就会发现,人类就是喜欢尽早获得想要的物质和财富,从而获得确定性,并远离风险。
这种本能,正是人类得以生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即使我们早已不是百万年前的人,即使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安全、资源富足,但是,这种百万年前的生存本能,还是一刻不停地作用在我们的身上。
所以,我们总想尽快摆脱风险,尽快获得物质和财富的确定性。
二是、时代的特点
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即时满足”的时代,它进一步加剧了我们身上的人性弱点。
即时满足,意味着当你有需求和欲望时,就认为它是能被立即满足的,就像按下一个按钮那么快。
在我们小时候,要买东西都只能去商店买。现在呢,当你在网上购买一个天南海北的商品,大多第二天就能到达,甚至当天就能送到你的手上。
如果你购买的商品过了三天还没到,你肯定就急了,甚至迫不及待的要给商家一个差评。
在过去,我要查找任何资料,都只能去图书馆一本本的翻书。现在呢,你只要在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答案立刻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小时候,如果很饿了,我去问父母什么时候饭才能好,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一小时之后”。 现在呢,你随时随地都能轻易地、迅速地获取各种各样的食物。你可以在门口快餐店买一份盒饭,也可以打开手机叫一份外卖。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时代的特征 ——即时满足。
就这样,在人性的特点与社会环境的互相影响下,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了。
02、如何培养耐心
萨拉·施尼特科尔博士说,在心理学中,耐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特质”。人们有自己正常的耐心基线水平(特质),而不同的情况会影响人们在那个时刻(状态)的耐心。这两者都可以通过训练或外部因素来影响。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更有耐心的人。
说到耐心特质,萨拉·施尼特科尔博士的研究表明:有指导的冥想、自我反省练习可以提高人们人际间的耐心水平。研究中的练习旨在提高人们对“负面情绪何时、以及为何产生”的意识,提高人们在令人沮丧的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并教会人们在烦人的情况下对其他人更有同情心。
就耐心状态而言,萨拉·施尼特科尔博士的研究表明,影响我们耐心程度的一个外部因素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我们对某件事情应该花多长时间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比如红灯、送餐、预约医生),当事情花的时间比预期的长时,人们往往会变得不耐烦。
所以,我们如何培养耐心呢?
策略一,有意进行冥想、自我反省练习;就如萨拉·施尼特科尔博士的研究提及的冥想、自我反省,帮助自己提高对“负面情绪何时、以及为何产生”的意识,继而提升自己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
策略二,认知重构评价。即把某件事视为机遇,而不是困难。
萨拉·施尼特科尔博士说:“如果人们能够将可能被视为威胁或痛苦来源的东西,重新定义为有用的挑战时,是有帮助的。所以,如果我们告诉自己,耐心对我的心理健康有好处,我需要培养耐心,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等待的时间重新定义为帮助自己的好机会。”
策略三,培养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因为,很多时候时长真的没有变,但是我们感觉它变了:
如,当我们对某件事有强烈的渴望时,这会改变我们对等待时间的评估,让我们觉得等待时间应该更短,继而反过来会让我们更不耐烦。
再比如,对于等待的焦虑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它会增加我们的紧张感,让我们更加关注等待本身,这也会让我们觉得等待时间过长。
所以,对时间真实的感知,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耐心。
关于策略如何具体培养,我们将在接下来的文章内详述。
03、写在最后
急功近利、缺乏耐心,既是人性的弱点,也是时代的结果。
但伟大的人,都能反其道而行。
如果你也想做他们中的一员,可以从有意进行冥想、自我反省练习;认知重构评价;培养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三个策略着手培养。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再看,与朋友共勉,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