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与银行的谈判还在继续,苏芸将心思全部投入到了工作里。
但在撰写实际方案的过程中,苏芸开始扬长避短。因为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大而全无用。精而准才是关键。与其将想法吹得天花乱坠,不如好好去了解对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的方案中只要有一个点击中了对方,就是成功的关键。
油品资源没有,那就用银行需要的其他东西去交换,去给予,哪怕也只是从特约收单业务做起,只要建立起合作关系,就有进一步扩大铺展的可能。
就在苏芸越来越忙碌的关口,有一天沉寂良久的MSN突然亮了起来。
公司里她基本上用的是邮件和QQ,所以不在意地瞥了一眼,然而只这一眼,她就愣住了。
她小心翼翼的验证通过好友请求。
对话框跳出了出来,“是我,你还好吗。”
苏芸赶忙将鼠标移到对话框,打了几个字“还好,你呢”,却迟迟不按下发送键。
“在吗”
对方继续闪烁着
“在吗”
“说话”
……
“你正在输入中,又不动了,你说话。”
苏芸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发送。
对方噼里啪啦的文字马上大段大段的炸起来,“我还好,我在这里住在亲戚家,附近是国家森林公园,十方里内渺无人烟,这里的商店很早就关门了,每天除了看书学习就是看书学习。”他停顿了一会,又说,“我给你的明信片,你收到了吗。”
苏芸的心中一阵刺痛。
她还记得当时她收到明信片的时候是多么开心,而看到明信片上的内容时又是多么失望。
那张明信片写着:
“好久不见,身体可好?你是我为数不多可以分享故事的人,想念每次和你聊天的时光,想你一切安好!答应我会邀请我去你的婚礼哈(笑脸),毛里求斯风光超美、强烈推荐哈,这次旅程让我认识到了很多,我有故事,很多故事想和你分享!Big hugs and kisses~ Btw, I'm sitting on the pribate beach now! ”
她最后把这张揉皱的明信片夹在了书架的最下面。
这天回到家里,她把明信片从底下拿了出来,看了很久,想起白天MSN上岑凌对她说的话:“我要放假了,圣诞节回上海,你还欠我一顿饭,到时出来聚聚吧。”
她只能说:好。她确实说过,等他回来的时候她请他吃饭。
只是朋友聚聚罢了,她淡淡的想,随手放下了明信片。
在愈来愈冷的寒风中,苏芸的工作越来越忙碌。
随着基础收单业务的扩大,上海分公司的人力物力愈来愈显吃力,人事经理每天焦头烂额地招人,市场部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造成了商户机器碰到问题时无法有效得到解决;财务部审核不力,让风控数据超出预警;上海没有客服人员,消费者碰到问题还需要和广州先联系,再转到上海解决。
对内对外管理都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会议上杨总表示,要对上海整个业务情况做个梳理,规范业务流程,完善市场部运营架构。会议结束后,周总搭了个人员需求框架,然后让苏芸起草运营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框架。
忙的焦头烂额的苏芸也有了小脾气,仓库我管,登记我管,项目我管,方案我管,执行我管,现在这种制度性的东西都要我来做?
她给周总发了一封邮件,发达了自己的不满,并没有抄送。
下午周总让她到会议室聊聊。
苏芸黑着一张脸,毕业已经快两三年的人,她仍然保有那一份天真和不成熟。所幸这个环境对她仍然宽容。
周总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你最近的工作已经饱和,公司的每个人实际上都承担着远比自己工作职责多的多的工作量,首先我向你保证,这个情况将在不久后就会得到解决。其次,你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我对你也是充满期待,所以认为你完全能够胜任我给你的工作内容,才会布置给你。”
苏芸的表情缓了缓。
周总见她表情变了,微微一笑,“我想问问你,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
苏芸抬起头,毕业几年了,曾经模糊的理想早就像纸片一样散在风里,一开始想做记者,然后想从事公关行业,后来……不过随风飘荡而已。职业规划?她没有这种东西。她只是像一头小兽,本能地进步和学习,她到底想做什么呢?她的未来,会在这里吗?
周总喝了一口茶,看着她说,“这个公司的平台非常好,你进来的时机非常好,当然你本身也够努力。你要知道,上海这边是总公司的一个重要战略点,会有很多机会,但能不能争取,就要看你自己了。”
苏芸沉思。
“你要达到什么高度,就必须用那个高度的眼光看待工作。”
苏芸想,工作就像打怪升级,不就是一路上从职员做到中级管理层,从中级到高级,从高级到更高级的过程吗?每个Title的升级,都是对她最大的鼓励,Title就是工作的追求吗?
“你要开始考虑,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你会如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我会先把公司的业务整个梳理一遍,制定规范,查缺补漏。”
周总笑了。
苏芸找了大量资料,从《分公司营运部管理制度》开始写起,搭建总则、业务管理流程、业务操作流程、考核奖励方案、后台激励方案等框架,包含了对业务指标的确定,业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商户管理、业务操作流程、业务业绩的公示、应急事务处理等各方面内容,还配套制定了各种表单,如业务人员每日工作日志、商户资料登记表等等。
以前她在成熟的大公司只要在OA系统里按几个确定键就能解决的事,在这里,却像盖房子一样,要一块砖一块砖的搭建起来。
在她写完基础稿之后,公司里开会讨论了几遍,根据杨总周总要求修改了几次,又让人事部经理加强了绩效考核部分内容,很快就下发执行了。
每天都有人来面试,苏芸去茶水间倒咖啡的时候,看到那些刚出炉的学生,脸上洋溢着期冀的脸,好像在发光一样,她仿佛看到那个三年前的自己,一样的懵懂无知,一样的充满未知。
业务规范之后,整个运作就更顺畅了,平时工作的压力反而减轻了不少,快到圣诞节的时候,苏芸在写上海分公司汇报PPT初稿,突然想到,《分公司营运部管理制度》是从市场部的角度考虑的,但成本管控、风控审核、内部沟通管理……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需要和财务部、人事行政部一起商讨,看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
她把自己粗浅的意见写成了一页word,发送给了周总,而周总在她邮件上面又修改了一些地方,转发给了杨总和财务部、人事部头儿。
这一年的圣诞节,是苏芸过的最仓促的一个圣诞节。24日中午,公司突然宣布全员加班,一批POS器具要调试好明天送到客户那里,而POS机具提供商早上才把货送来,要大家都留下来帮忙技术人员装货贴纸。
等差不多结束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苏芸打车赶去和岑凌约好的地方,那里正是他们第一次相约的地方,大宁国际广场。
她原本是想取消这次会面的,但岑凌说什么都要等她下班,说不管多晚都要见一面。
她是见识过他的孩子气的,只是没想到,已经过了好几年,这点任性还是一点都没变。
见到岑凌的时候她有点认不出他了,他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宽大的羽绒服,沉静稳重了很多,看到她慢慢走过来的时候,露出一个孩子般的笑容。
他忙走几步迎上来。
苏芸稍稍后退一步。
“饿么,想吃点什么?”岑凌毫无自觉,伸手拉她,“我饿死了,赶快赶快。”
苏芸被他拉着踉跄几步,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又觉得,随他去吧。
圣诞夜的晚上人还是很多,广场上张灯结彩,圣诞歌不停歇的响彻着,他们进了一家叫蓝蛙的酒吧,点了美式套餐,看着岑凌大快朵颐的样子,她的脸上不自觉的涌上微笑。
“你怎么不吃啊,”岑凌看她不动刀叉,一脸深高莫测看着自己的样子,心里慌了一下。
“我吃过了,公司里叫的肯德基。“苏芸喝了一口调味酒,朝后躺在舒服的沙发椅上,动了动高跟鞋里发酸的脚趾,全身心的疲惫渐渐放松下来。
“你好像很累”,岑凌看着眼前的人,她眉眼间的防备终于卸下了一点点,在氤氲的灯光下有了温柔的错觉,他心中一动。
他想伸手碰一碰她那簇刘海,调皮地遮住了她的额头,要落到她的眼睛里去了。
苏芸看到他伸手过来,歪了歪头躲开了,岑凌尴尬地收回手。
他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放下刀叉,看着苏芸说,“工作很忙吗?”
“嗯,”苏芸点了点头,“很忙,很累,但也很充实。”
她想了想,问“你呢,在悉尼过的好吗。”
他摸摸头,“还可以,就是有点孤独。我住的地方方圆三公里都没什么人,有时候还能看到松鼠跑到庭院里,整天除了念书,就是对着窗外发呆。”
“没有交到本地朋友吗?”
“留学生有留学生的圈子,当地华人还是挺热情互助的,但是很难融入本地学生的圈子,所以留学生谈恋爱的特别多,大概都太寂寞了。”岑凌的眼里有点淡漠。
苏芸看在眼里,回想起他刚出国半年的时候,她电话联系不到他,曾经试图在Facebook上找过他,看到他相册里和一个长发及腰、身材高挑美女的合照,她最后也没有申请添加好友。
她转过头,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和小片小片的雪白,觉得疲惫而难过。
岑凌看到她累的样子,看了看时间,然后说“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我直接叫车回去吧,”苏芸打了一个哈欠,从橱窗那边转过头来,站起来开始穿大衣。岑凌也围上围巾,拎着一个礼物的袋子给她,说“这是给你的礼物。”
苏芸想拒绝,岑凌直接塞到了她的手里,“Merry Christmas.”
这天晚上回到家,苏芸很快就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美梦。
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她刚准备去吃午饭,就接到了一个不认识的电话号码,她疑惑的接起来,就听到岑凌的声音:“你公司在浦东哪里?”
苏芸疑惑地回答,“在浦电路这里。”
岑凌说,“等我”就挂了电话。
苏芸走到楼下,在风里等了一会,就接到了岑凌的第二个电话,“你在哪幢楼?”
苏芸报了具体地址,没多久,一辆SUV就停在了对面,岑凌从副驾驶座下来,和开车的人打了个招呼,抬起头就看见了苏芸。
他看着车流,直接过马路朝苏芸走来。
“怎么突然过来了?”苏芸小跑步朝他走了几步。
“来看你工作时的样子。”岑凌上下打量着苏芸,笑了,“感觉像一名职业女性。”
苏芸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从随身的钱包里拿出一张名片给他,“给你,我的名片。”
他看到名片,吹了一记口哨,和她并排走着,“你变了很多。”
“有吗?”苏芸看看自己。
“有啊,你的气质变了,以前的你就是一只小刺猬,还特别喜欢扎人的那种”,岑凌说,“但现在,气质变得沉稳了,也更漂亮了”
苏芸沉默了一会,礼貌的说,“谢谢。”
岑凌顿住脚步,看到眼前这个人仍然往前走不回头的样子,自嘲地挑挑嘴角。他追上来。
苏芸不回头,说,“你想吃什么,我请你”
“不,昨天你请我了,今天我请你。”
“我请,我是个社会人士了,而你还是个学生。”冷漠的语调让岑凌心中掠过一丝烦躁。
“喂——”岑凌拉住她,“别再往前走了”
苏芸不得不回头看他,他眼里竟有恳求。
“我不想吃饭,我想和你聊聊”岑凌真诚的说。
他们来到附近一个地下商场,叫了两杯饮料,苏芸拨弄着饮料里的柑橘,心不在焉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岑凌伸手,捏着她的下颌将她的脸转向他,她看到他认真的眼睛。
“你一直在躲我。”
她没有想到他的开场白竟然是这样的。
“我离开的这两年,你一次都没有和我联系过。”
“你也一次没联系过我吗”
“开始过去的时候,我很忙,要适应环境、适应语言、适应学校,课业很重,所以没有和你联系。”
“我知道。”
“我父母把我送出国不容易,我想用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
“我知道。”
“但我有给你寄明信片啊。”
苏芸想起明信片的内容,无奈一笑。
“苏芸,”岑凌沉下声说道,“我是真的一直在想你。”
“岑凌——”苏芸突然出声制止他,“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你还记得你离开那个时候吗,为什么你什么都没说,因为你心里明白,你不知道你出国后未来是什么样的”
“你也许会留在悉尼,在国外工作,不再回来。或者,你会回来中国工作,”苏芸停顿了一下,艰难地说出自己的判断,“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未来,那个计划里面都没有我。”
岑凌愣住了。
“我的手机号码没有变过,而你的手机已经打不通了,我工作MSN用的越来越少,但每天都会登陆,因为我把MSN给了你,想着哪一天你就会加我。我没有你的Facebook和skype账号,也尝试去找到你,只是你也许并不想让我看到你的生活相册里的那些照片。“
苏芸一口气说完,大口喝了一口饮料,然后拿起钱包放下钱,朝公司方向走。
脚步是那样沉重,好像在违背自己的意愿一样,她的心里涌上一股伤心,走出五米远,她只听到岑凌的喊声,“苏芸,我会回来的,我会回中国工作的。”
她转头最后看了这个男人一眼,那个大男孩还愣愣地站在原地,他会回来的,然后呢?自己对于他来说,到底算什么?她转过头嗤笑一声,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