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个定义,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故事是一个好故事呢?
有,这个定义,来自于罗伯特·麦基。他被誉为好莱坞编剧教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会教人讲故事的人。而且,麦基的故事理论,不光适用于电影。它对纪录片、新闻、小说等等,任何故事形式,都适用。
麦基理论最核心的精髓,只有六个字,冲突颠覆生活。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还是刚才那个故事,按照麦基的定义加工一下,它就变成了这样:
我和我的夫人坐在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打劫了。
你看,你是不是有了听下去的愿望?你可能已经听出来了,这就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场。它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冲突颠覆生活”的含义
要想真正理解什么是“冲突颠覆生活”,我们还得搞懂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冲突颠覆生活,这六个字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到底什么叫生活?什么叫冲突?千万别以为答案很简单,很多职业编剧,一辈子都没写出过一个好剧本,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没弄明白这个问题。
首先,什么叫冲突?一个有趣的冲突,必须要戏剧化。什么叫戏剧化?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做都对,但又怎么做都不对。
比如,有个女强人,向来视男人如粪土。突然有一天,冲突出现了,她爱上了一个男人。但是,到这一步还不够,这个冲突必须得具备矛盾的两面性。所以,再加一个条件。这个男人,是个有妇之夫。女主角正视这段感情,就违背了道德。逃避,就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这种纠结,就叫戏剧化。
其次,什么叫生活?只有能让大多数人产生代入感的,把感情放进去的,才叫生活。
比如,你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一家人,住在一栋能看见海景的房子里。但是,有一天,前面的楼上装了一个广告牌,正好把海景挡住了。你看,冲突出现了。但是,你未必会产生代入感。因为它描述的只是少数人会碰到的特殊情况。
但是,假如这个开场改改:一家五口,挤在这个房子里。房子还欠着几百万的贷款,全靠男主角一个人还。为了省钱,儿子舍不得买手机,老婆舍不得买衣服,女儿舍不得买化妆品。家里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不管有多大的矛盾,只要一家人一起站在窗前看着大海,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这片窗子里的海景,就是他们的生活寄托。
这时,有一天,前面的楼上突然多了一块广告牌,把海景挡了个结结实实。这就不是简单的海景被挡住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背负着沉重压力的家庭,唯一的生活寄托突然被瓦解。这时,很多人都会产生共情。因为它触及的,是一种更普遍的情感。
了解“冲突颠覆生活”的原理
好了,搞懂了“冲突颠覆生活”的含义,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冲突颠覆生活,这六个字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吸引你?
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在我们的大脑里制造了一个真空,而我们人类的大脑,在接收信息时可以容忍错误、悲伤、厌恶等等一系列的负面信息,但是,绝不能容忍,自己的意识里存在真空。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你想想看,为什么我们追美剧的时候,追不完会浑身难受,巴不得一个通宵把所有的剧集都看完?为什么我们在听单田芳评书的时候,到了剧情关键的地方,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且听下回分解”?这都是因为他们在我们的脑子里制造了一个真空,而我们不能容忍这个真空的存在。
这里的真空一般分成两种,逻辑真空和情感真空。
比如,侦探片就属于逻辑真空。有人走在路上,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广告牌砸死了。广告牌断裂的地方,有着明显的切割痕迹。显然这是个谋杀。听到这,你就被制造出了一个逻辑真空。你会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逻辑真空更强大的,是情感真空。它会让你在已经确定事实的情况下,依然被牢牢吸引。比如,《泰坦尼克号》,你早就知道,这艘船最后会撞上冰山,逻辑上没有任何悬念。但是,男女主角前面的遭遇,已经让你代入了自己的情感。当电影在你的情感层面制造一个真空的时候,你一定会把这个故事看完,你要见证两个人感情的发展结局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要注意了,真空和好奇心不一样。它们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满足好奇心的方式有很多,但能填补真空的,只有制造真空的人,也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如,你很好奇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这属于基本的好奇心。但是,假如有一天你下班走到楼下,一抬头,突然看见一个飞碟飞过去。你的好奇心肯定会强烈到极点。而且除了好奇,没准还有恐惧、害怕、兴奋等等一系列情感。最重要的是,飞碟已经飞走了,不管你有什么情感,它也无法被满足了。
这个无法被满足的、强烈的、复杂的情感,就叫真空。任凭你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翻书,问UFO专家,都不会获得满足。唯一能满足你的方法,就是让飞碟再次飞到你面前,让你一探究竟。因为能填补真空的,只有这个真空的制造者。这就是为什么你看电视剧,明明已经被剧透了结尾,但是,你还是愿意花上几天几夜,亲自看完。
所以,总结一下, “冲突颠覆生活”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你在听众的意识里制造了一个真空,之后,你再亲自把真空给填满。
好故事的三阶段
好了,到这里,讲完了前面两个问题“冲突颠覆生活”含义跟原理,我们现在就可以进一步展开一个好故事了:一个好故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生活遭遇变量。也就是,主角遭遇变量,把自己拽离了原来的生活轨迹,让自己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这是开场。只有未来不确定,你才会好奇,这个故事才能留住你。
比如《泰坦尼克号》,冰山就是最大的变量,它一下颠覆了所有人的生活。这一阶段是给观众制造了一个真空。
第二阶段,叫意外打断努力。也就是,主角要努力找回原来的平衡,但是,他的努力,又因为种种原因,一次次被打断。正因为有意外,你才有看下去的欲望。
你看,在《泰坦尼克号》里,所有人都在努力活下去,但是,这些努力又一次次失败。有人选择放弃,有人继续坚持。这一阶段是试图填补真空,但这些努力可能会失败,从而会带来更多真空,观众的心被进一步牢牢抓住。
第三阶段,叫情感满足。也就是,要给观众一个交代,不管努力成不成功,你都得在故事的最后,让人获得满足。
在《泰坦尼克号》里,虽然最后男主角杰克死了,他没法和露丝在一起,但是,你的内心是满足的。也就是,这一阶段,你终于把观众的真空给填补上了,他们会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