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北京人,某编辑部的编辑,家有一儿一女。
在一个社群里认识的,很爽朗的一位美女。去年她也遇到人生中一个大问题:初中的女儿不愿意上学了,后来雨林给女儿转到了一个叫:一土的私立学校。不管咋说,孩子愿意在哪里待着了,真心为她们高兴!
前两天晚上我和雨林一起聊天,说到她女儿该上高中了,怎样选择,目前在一土怎样?雨林这样说:她在哪还行,老师挺能理解她们,包容性挺强的,老师说我女儿最起码作业写完了,她们班级有的孩子经常迟到,有的孩子压根就不写作业……
和雨林聊着,我脑子里想着:孩子没有厌学、弃学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作业必须写完,必须写好,学习之余,还有各种课外辅导班。不能随便请假,更不能迟到。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电视,不能……总而言之,孩子所有的生活都是在围绕着学习,成绩转圈!标准定的高高,孩子稍有懈怠,非打即骂!
现在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找各种机构,心理专家,精神病院……,花巨资,想办法让孩子能重新走进学校,假如当初我们降低期待,降低标准,抬抬手,是不是就出现不了这么多问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