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读后概述:
先说看完后最直观的感受:4星好评。
喜欢作者的脑洞大开,跳跃式思维,多维度思考,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新意;喜欢作者的信手拈来,随口一提,中国、印度、罗马都在笔下,仿佛全世界的历史都了若指掌的样子;且翻译友好,行文流畅,作者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读起来无压力。不像有些作者,越说越复杂,写出来的文章每个字都懂,连在一起就不懂了。
始料未及的是,作者的落脚点。先是大谈特谈:什么是快乐?(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关注的终极问题?我有点懵)再是说未来底层智人要被淘汰,精英阶级将成为超级人类——神一般的存在。真的有点,嗯,玄幻。
但这也是本书为何成为全球畅销书的原因,不用老掉牙的理由来解读历史,书中看似出乎众人意料的观点恰恰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不管其观点对错与否,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满质疑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生机勃勃的写作者、思考者。
1.历史年表(涨点知识)
135亿年 物质和能量出现。物理学的开始。
原子和分子出现。化学的开始。
45亿年 地球形成。
38亿年 有机生物形成。生物学的开始。
600万年 人类和黑猩猩最后的共同祖先。
250万年 非洲的人属开始演化。出现最早的石器。
200万年 人类由非洲传播到欧亚大陆。
演化为不同人种。
50万年 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和中东演化。
30万年 开始日常用火。
20万年 智人在东非演化。
7万年 认知革命。出现能够描述虚拟故事的语言。
历史学的开始。智人传播至非洲之外。
4.5万年 智人抵达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绝种。
3万年 尼安德特人绝种。
1.6万年 智人抵达美洲。美洲巨型动物绝种。
1.3万年 弗洛里斯人绝种。智人成为唯一存活的人类物种。
1.2万年 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
出现永久聚落。
5000年 出现最早的王国、文字和金钱。多神教信仰。
4250年 出现最早的帝国:萨尔贡大帝的阿卡德帝国。
2500年 出现最早的硬币:通用的金钱。
波斯帝国:普世的政治秩序(“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
印度佛教:普世的真理(“让所有人类解脱痛苦”)。
2000年 中国汉帝国。地中海罗马帝国。基督教。
1400年 伊斯兰教。
500年 科学革命。人类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取得前所未有的能力。
欧洲人开始征服美洲和各大洋。整个地球形成单一历史场域。资本主义兴起。
200年 工业革命。家庭和社群被国家和市场取代。动植物大规模绝种。
现在人类脱离了地球的疆域。
核武器威胁人类的生存。
生物开始越来越由智慧设计形塑,而非自然选择。
未来智慧设计成为生命的基本原则?
智人被超人类取代?
2.整体逻辑
本书的逻辑不错,对有史以来的人类发展从宏观层面进行了介绍、总结、分析,理论描述很多,但并不乏味,反而透着一股有趣(我认识的,这种有趣特质的作者不多,最明显拥有这种特质的人是王小波)。
关于过去,智人(也就是现在的人类)凭借某种基因突变,尤其具备一种八卦的能力(也可以说构建虚构世界的能力),从而较其他生物更能团结协作,在一众远古人类中脱颖而出,最终称霸地球。
也是借由一种人类共同想象的秩序,智人进入农业社会。这种农业社会充斥着不平等、歧视、特权,但是由于所有人共同想象并相信此种秩序,农业社会持续了几千年之久。
农业社会发展,地球各个地区逐步融合,其中金钱、帝国、宗教是构建世界三个很重要的维度。直到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科学与帝国主义联姻,改变了世界格局。
而未来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阶层将具备超人的能力,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底层与精英阶层的差距将真正拉开。
3.几个有道理没道理的观点
对于大体逻辑的概述并不尽完善,更详尽的内容可翻阅原书。下面介绍几个书中有意思的观点,姑且不论其对错,没事的时候思辨思辨,也可以找点乐趣。
其一,八卦使智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认知革命之后,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于是部落规模变得更大,也更稳定、团结,从而能战胜尼安德特人等其他同类物种,最终攀上食物链的顶端。
这种八卦的能力,依托语言这种工具,与其他物种沟通语言不同的是,我们擅长探讨“虚构的事物”,譬如当今的“国家”、“公司”、“民族”等等并不是一个确切存在的事物,准确来说,它们是智人虚构出来的概念。甚而我们讨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诸如此类,也是虚构的概念。
其二,社会以更多的人以更糟糕的状况活下去的发展方式推进。
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智人的身体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这些活动(种地),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这正是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这样的采集经济,能让大多数人都过着比在农业或工业社会中更有趣的生活。像是现在,如果在血汗工厂工作,每天早上大约7点就得出门,走过饱受污染的街道,进到工厂用同一种方式不停操作同一台机器,时间长达10小时,叫人心灵整个麻木。
作者想表达的是,虽然人的寿命增长了,但是大多数人过得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质量越来越低。
其三,警惕消费主义
现在社会鼓吹“消费主义”,譬如鼓励大家买买买,鼓励出去玩,鼓励享乐主义等等。但是我们需要警惕,我们的价值观是被塑造的、对很多东西的认知也是被塑造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18世纪的男人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王室肖像。请注意路易十四戴着长假发,穿着丝袜和高跟鞋,站得像个芭蕾舞者,还带着一把巨大的剑。这一切在现代美国都会被认为真是个娘娘腔(除了那把剑),但在当时,路易十四可是欧洲男子气概和男人味的典范。然而现在呢?可见,我们的认知是被塑造的。
现在的我们如果跳出历史的局限来看,可能也是可笑的,譬如: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到吐血,几个月的工资买一个LV的包,只为了印证公众号上说的:精致女人就该有属于自己的奢侈品。
反思来看,这种被塑造的“消费主义”非常可怕,一旦被其侵入大脑,我们都成了它的奴隶。
其四,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我是学理的,政治经济学,在高中学的真不咋地。
这次被科普之后有了一些概念性认知。
首先,资本主义很喜欢扩张。因为它每卖出去一个商品,都会有利润,所以它就疯狂扩张,以获得更多利润。
其次,资本主义是冷漠的,无道德底线的,以利益为根本追求的。商业化养鸡场输送带上的小鸡。如果是公鸡或是缺陷的母鸡,就会被丢到输送带上,送进毒气室让他们窒息而死,再用自动搅碎机搅碎,又或者直接丢进垃圾堆,让它们互相挤压致死。每年有上亿只雏鸡就这样在养鸡场里丧命。工业化农业的悲剧在于,它一味强调动物的客观需求,却忽略了它们的主观需要。
这跟最近大家都在刷屏的滴滴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资本主义拉动了消费主义。承接观点一,由于资本主义疯狂扩张,其实那些商品是卖不出去的,那么就只好塑造整个社会“消费主义”的价值观,这样资本主义才能进一步发展。
其五,获取快乐很简单。
这个观点拆解起来有点恐怖:人类的快乐不是由房子、票子、车子来决定的,而是来自于某种化学物质的释放,如果未来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是不是想要快乐,只要注射这种化学物质就可以了?
可以理解成没有副作用的毒品?
但人存在于世,当不仅如此浅薄的快乐吧。
上面的画面如果真的有一天成真,总觉得有点莫名的恐怖。
其六,超人时代的来临。
随着科学进步,我们甚至可以操纵基因,电影屏幕中的某些情景就会成为现实,一些精英阶层借由科学技术成为了超人般的存在。
而精英与底层在未来会成为两个不同的物种,那种差别不仅仅是《北京折叠》中人为分割的差别,或者之前有意识植入的某种阶层的差别,而是身体上、心智上,完完全全的差别。虽然这是科幻片中常有的场景,但是未来已来,当前的科学技术实在发展的太快。
这样的时代,你害怕吗?
书读完了,时代还在往前,作者关于未来的预言,拭目以待咯,看看作者的脑洞能实现几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