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腿弓、后腿蹬”,“左手压、右手拉”,锄头轻轻地划过地面,这是锄地的动作要领,地上的草便被斩断了,没长出的草芽也胎死腹中。这些动作要领不是哪个人教给我的,而是我自己根据小时候的观察概括出来的。
有句诗大家从小就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地一定要在中午,因为锄完地之后,毒辣的太阳才能把草晒死。如果阴天或者下午,那么很多生命力旺盛的草就不会死,或者死而复生,就失去了锄草的意义了。 一个合格的农民,锄地很能体现他的水平,锄的时候锄头要做到不高不低,不深不浅,角度合适,不能伤及作物,靠近幼苗的杂草,要用锄头的尖角轻轻一挑,就能锄去而不会伤及幼苗。 锄草的意义,当然是把草除掉,同时因为把地面翻了一下,改变了土壤墒情,使得土地更耐旱,有利于作物根部的呼吸。
要锄的作物主要是红薯、玉米、谷子、高粱等等。地瓜一般要锄进行2至3次才能收获,等地瓜秧子长得很长以后,锄草就变得很难了,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其中一个人把秧子翻到另一个垄里去,等锄完一垄之后再翻过来,而且垄是一个弧形的,锄起来更体现出种地的水平了,需要弯下腰,锄头做弧形运动。而锄玉米呢?那是很恼人的活,一般的玉米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杂草就很多了,天已经很热了,而且玉米叶的锯齿像锯子一样,很容易划开人的皮肤。天热易出汗,汗水进了划破的伤口里,感觉又疼又辣,火辣辣的,是很难受的。但是那个时候,锄地是夏天主要的农活,也是除草最要紧的季节。对种地人来讲,要想保证收成好,那必须好好锄草,有草的存在,地力下降,肥力下降。而且一到夏天雨水充沛,作物开始疯长,但是草长的更快,只有把草除去了才能为这些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现在种地的人很少有人锄草了,一锄一锄的锄草,效率太低了,不符合现代人农业生产的要求。于是开始大量使用除草剂,这成了除草的一个主要方式。除草剂除草是很简单,但除草剂造成的副作用还小吗?除草剂既然能够除草破坏草的根部发育。它的残留必然会被粮食吸收,迟早会进入人的身体,对人身体生长发育造成破坏。
前段时间看过一些视频,就是美国的大农场里边的除草方式,大机械拉着就像喷水头一样的一排排的设备,喷头里边喷着火,然后一边翻着土地,用火的温度来清除地里的草种,和地上的部分。这种方式纯物理方式,不会对土地造成污染。应该是一种对环保的除草方式。
小时候家里喂着兔子和山羊,锄完地之后,会将嫩一些的拿回家,给这些草食动物食用。
锄草,是一种原始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时常想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