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国学与传统文化国风
开号致辞:那些年我们熟悉的古诗

开号致辞:那些年我们熟悉的古诗

作者: 诗词温故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1:54 被阅读40次

    我们这一代人,谁没有一点痛苦的记忆。那些年,在老师和考试的威慑下,无论是比学赶帮也好,无论是罚站墙角也好,总之,我们每个人都被强迫记下了一些古诗。

    如果清点一下,可能会吓自己一大跳,还真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呢!原来我们曾经背过了这么多的古诗。这里面,光是明月,就有一大箩筐: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尝过了生活的甜蜜,也吞下了生活的苦水。我们历经坎坷,跨越千山万水,学会隐藏,心内丘壑纵横。当稚嫩容颜不再,纯真心灵成为回忆,这些古诗还是我们当年读到的古诗,但这些明月还是我们当年看到的那轮明月吗?

    虽然没有被选入课本,但相信很多人都应该读过宋代蒋捷的一首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感悟,听雨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一开始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造作,仿佛不做做样子听点雨声,就无法向人展示自己的深沉。此时,所谓听雨,就像红楼梦中需要用十来只鸡佐味的茄鲞,需要到一个特定的地方——楼上,在一个特定的时候——雨夜,用一些特定的装饰——楼必须是歌楼,烛必须是红烛,帐必须是罗帐,灯光要不明不暗,昏昏的恰好好处,最好再配多两个美人,她们多才多艺,清新脱俗,用仰慕的目光看着你,而你旁若无人,外边是灯红酒绿,刚好能衬托出你的高雅与品位。到后来,浪迹天涯,江湖行遍,雨是说来就来,人是萍水相逢,已不能、也不必去刻意安排什么,只有静静地去听,静静地去看,有什么便听什么,来什么便看什么,此时,江是阔的,云是低的,风是西风,连偶尔飞来的大雁,也是离群的,叫声那么悲凉,有如自己的心境。到如今,历尽困苦,鬓已星星,对生活已没有太多想法,无求无欲的僧庐仿佛就是人生归宿,在这里连听到的雨声,也似乎带着勘破的梵音。

    听雨如此,赏月亦如此,在古诗赏析中,曾经被我们背烂的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和所谓意境,就像少年时刻意安排的场景,虽然都是名家总结出来的范式,极尽繁华与铺张,但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我们可能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忽略茄子的味道,追逐佐料的颜色。只有经过岁月的打磨,我们才能看到它真正的内涵。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年,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笑话。因为我们的“时习”,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硬指标硬任务,是频繁的背诵、默写,确保准确无误。因为只有这样,考试才可以拿到高分。在皎洁而骄傲的明月面前,我们的“时习”没有任何乐趣可言,这句话也成了反面典型。

    可是,这才是一句至理名言,没有阅历的复习,只是文字的强化,看不透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最多只是能感觉到它的朗朗上口。文字是载体,是骨骼,本身是干枯的,只有与我们产生共鸣,让我们甘心以生活之水滋养它,才能有血有肉、血肉饱满。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尝尽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和作者有了大致相当的人生经历,正是可以从干枯的文字中品出甘泉、在简单的骨骼里读到人生、从蛛丝马迹中看到作者真实面目的大好年纪,是可以“时习”、虽然迟来但“习而未晚”的大好年纪,是可以随时从我们熟悉的文字中发现新知、从爱恨情仇中看到干货,并“会心一笑、莫逆于心”的大好年纪,是可以读着读着便情不自禁大叫“不亦乐乎”、大叫“过瘾过瘾”的大好年纪。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说,能从自己熟悉的知识中发现新的东西,就说明你对人生的领悟又高了一层,比昨天的你、甚至比身边的人都多了一种智慧,凭着这种多出来的智慧,你就可以去当别人的老师了。赋予温故以如此高的地位,可惜,当年也只被老师们拿来说事。说,你看,好好温习功课的人,是可以当别人的老师的。却不知道我们温习的只是知识,我们精准记忆的也只是知识,知识可以拿来炫耀,但距离“为人师”还有相当长的距离,顶多是好为人师。

    智慧不是靠反复地强化记忆,而是靠人生阅历的不断积累,而这,正是我们这个年纪的特权。那些年我们被迫记熟的古诗,就像一座品味很高的金山,一直潜藏在我们的意识里,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开发它,甚至已经忘了它的存在。现在,岁月长河激荡千百个日夜,已成功为我们锤炼出掘金利器,虽然形态不一、锐度各异,但只要略加启发,都可以掌握使用方法,挖出黄金。可能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早已经不读书了,精神世界呈现出一种令人恐怖的空虚,那么,现在正是唤醒这笔隐形财富来挖掘我们的精神之金的时候了。

    对于像我们不做专门研究的人,无需太多,能从几首我们熟悉的古诗中,品出一些新的味道,以滋养我们的生活,足矣。这些诗虽不多,但均出自三千年公推的顶尖级名家之手,都是从这些名家浩若烟海的诗作中自然沉淀出的代表性作品。在里面,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想得到的,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发现我们“相知恨晚”的宝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知识不在多,有能令我们“蓦然回首”、“豁然开朗”、“会心一笑”的,才是真知。可能品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它还是一只茄子,可那时的我们,就像坐卧在僧庐里的老人,用一生的阅历,重新认识一只茄子,才能不为旁物所惑,发现茄子真正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所有,欢迎读者在朋友圈分享。【诗词温故】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已交由专业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阅读类App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

                沈芊萱  公子肖  北冥鲲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号致辞:那些年我们熟悉的古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k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