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成绩喜人,不仅票房登顶,打败了同期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而且口碑炸裂,几乎得到国人的交口称赞,开创了国产科幻片的新纪元。
不可否认,作为国产科幻剧的新标杆,《流浪地球》在改编创意,剧情推进以及后期特效方面确有可取之处,但作为理性派,笔者拙见,认为剧中有几个不合理之处,故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以下内容有剧透—————
1.主角人设不合理
说实话,我一直没理解刘启这样的人设怎么能成为主角?青春期叛逆是可以理解的,但开口闭口称呼姥爷是“老东西”真的合适吗?带着妹妹“离家出走”到完全不符合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是“天才”还是脑子秀逗?偷姥爷的卡逞强开车差点撞死路人,并连累妹妹一起被关进监狱,又间接害死姥爷,你把这一切归因于“叛逆”,“叛逆”表示不服!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七大不合理之处2.运载车车速不合理
由于剧情需要,刘启所乘坐的运载车需要被征用,将“火石”从杭州运到赤道。电影中设定这段路只需要十几小时,我们先假设由于海平面上升并封冻,运载车可以从杭州一马平川开到赤道,这段路的直线距离大概是3600公里。这意味着运载车的时速需达到300左右。且不说从观影的角度来看,完全感受不到“飞驰”的速度,就算车速真有300公里,那必须是自动驾驶,因为万一有个突发状况,人类的反应速度是绝对来不及的,可是影片中的运载车都是手动驾驶,实在太low了!
3.火石设定不合理
“火石”这个东西在原著中没有的,电影里对火石的交代也十分含糊,只说是用于重启发动机的十分重要的装备,那么我只好姑且认为它是一颗类似U235的物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火石之于发动机如此重要,为什么不能在发动机附近就近储存,非得这么大老远的拖来运去?就算联合政府为了安全考虑,统一保管火石,遇到如此紧急的情况,为什么非得地面运输,用空中运输的方式难道不是更快更省事吗?再来,不管火石是不是U235,它显然具有一定的杀伤性,剧中一名女救援队员竟然开枪“打死了”火石,这难道不会引发爆炸或辐射吗?!
4.一瓶酒烧死MOSS不合理
人工智能MOSS可以说是全局的一个亮点,声音苏,温文尔雅,绝对理性地管理着诺大一个空间站。MOSS没有想到的是,当所有人都睡死了,刘培强一个中校的权力简直通了天,中央控制室随便进,想联系谁就联系谁,不仅随手关闭了消防系统,还一把火烧死了MOSS,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最高中枢,这个大boss死得可真够随便的。
5.人推人叠加力量撞针不合理
电影进行到尾声,有一场众人协力推动撞针的情节好燃!可是,学过高中物理的童鞋都知道,后一个人推前一个人的力等于地面对前一个人的摩擦力,如果所有人都是刚体,那作用在撞针上的力等于所有人脚底的静摩擦力的总和。然而人体不是刚体,照剧中那样人推人的方式推动撞针,第一排韩朵朵老早被挤扁手臂断掉了!(不要跟我说机械手臂,她没穿那玩意儿。)
6.舍弃空间站点燃木星不合理
作为宇航员,刘培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不是过了?他牺牲个人是可以的,但是一意孤行地取消火种计划,冒着摧毁人类文明延续希望的风险,炸掉整个空间站,(虽然休眠仓已经弹出,但空间站中承载着大量人类受精卵,所有动植物样本和人类文明的数据信息)的去博取小概率解救地球的方案,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
7.靠点燃木星冲击波改变地球轨迹不合理
最后,也是整部剧的高潮,刘培强自杀式地壮烈牺牲,终于让发动机点燃了木星,随之而来的冲击波反弹到地球,改变了地球的轨迹,逃离洛希极限,从而避免了地木相撞的惨剧,感性派们看到这里估计已经泪流满面了吧。可是真的会这样吗?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引爆木星究竟是改变地球轨道还是摧毁地球,电影中没有给出数据支持。另外,如果真的能产生改变地球轨道的冲击波,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刘启在这样的冲击波下还能生存下来?这应该是宇宙中最强的主人公补正了吧。
以上是电影中我认为值得商榷的几个地方,我知道会有人说“看个科幻片而已,较真你就输了”,但科幻不是玄幻或奇幻,《流浪地球》带给我很多惊喜,让我看到了国产科幻片的希望,如果一点点较真可以让国产科幻片走得更远,我愿意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