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看透信贷》
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作者的知乎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howard。
主旨:
把信贷流程上各个细节拆分出来,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程序化,才能做到“天下功夫、唯快不破”的境界。
一、基本概念(本质,就是信用风险)
中间业务是几乎无风险的业务,表外业务可能是高风险的,如票据承兑;也可能是低风险的,如委托贷款。
按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公司信贷》中的广义定义:“信贷是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诺、赊欠。”要深入理解该定义,就要了解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各种各样的信贷形式,其共同点都是交易一方承受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
从信用风险上讲,存款和贷款没有区别,前者存款人承担银行的信用风险,后者银行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有信用风险,就需要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风险识别,主要是通过尽职调查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如果交易对手信用不足,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信,或者采取必要的风险缓释措施(risk mitigants),如担保(保证、抵押、质押)、信用保险等。一旦我们愿意承担信用风险,我们就对交易对手给予了信任,也就是给予授信。对我们而言是授信,对交易对手则是受信。授信只是说我们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而通过各种交易(如贷款、担保、承诺)实际承担了信用风险,就是用信,启用授信也就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是授信人,客户是用信人,贷款、担保、承诺这些用信方式又统称为债项(facility)。
银行为例规避风险,有“不叫贷款的贷款”。
银行监管:不变的是信用风险与风险收益的均衡。
2015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6年开始,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将各项贷款拓展成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纳入其中,2016年10月又将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纳入广义信贷。
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作者的知乎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howard。
主旨:
把信贷流程上各个细节拆分出来,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程序化,才能做到“天下功夫、唯快不破”的境界。
一、基本概念(本质,就是信用风险)
中间业务是几乎无风险的业务,表外业务可能是高风险的,如票据承兑;也可能是低风险的,如委托贷款。
按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公司信贷》中的广义定义:“信贷是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诺、赊欠。”要深入理解该定义,就要了解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各种各样的信贷形式,其共同点都是交易一方承受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
从信用风险上讲,存款和贷款没有区别,前者存款人承担银行的信用风险,后者银行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有信用风险,就需要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风险识别,主要是通过尽职调查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如果交易对手信用不足,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增信,或者采取必要的风险缓释措施(risk mitigants),如担保(保证、抵押、质押)、信用保险等。一旦我们愿意承担信用风险,我们就对交易对手给予了信任,也就是给予授信。对我们而言是授信,对交易对手则是受信。授信只是说我们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而通过各种交易(如贷款、担保、承诺)实际承担了信用风险,就是用信,启用授信也就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是授信人,客户是用信人,贷款、担保、承诺这些用信方式又统称为债项(facility)。
银行为例规避风险,有“不叫贷款的贷款”。
银行监管:不变的是信用风险与风险收益的均衡。
2015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6年开始,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将各项贷款拓展成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纳入其中,2016年10月又将表外理财资金运用项目纳入广义信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