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归因不同,就会形成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导致不同的人生方向;所以要重视自己的思维模式。
归因基本可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这两类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是有很大区别的。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充满解决问题的自信,坚信通过个人努力,就能有所改善。
而“外控者”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期待救援或是碰运气,倾向于无助被动的方式。
我们面对任何情况,都要积极归因,成为正向的“内控者”,才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方式。
下面来看看归因的几条基础原则:
1.不变性原则
某种原因在许多情境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伴,该原因不存在,对应的结果就不出现;就可以把该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结果,只要简单修正或者避开这个原因,就可以了。
2.折扣原则
存在多个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当结果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单单将其归结于某一个原因,就需要谨慎。
生活中,结果的产生,往往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所以,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断然下结论,要多分析多思考;找出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3.特异性信息
“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这三条原则都属于协变原则。
特异性信息是指“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这里的“行为主体”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己。
比方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你的眼中才是西施;其他人看过来,只不过长相普通。
你所中意的对象,对你而言才是好看的,就是具备了“特异性”。
4.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这里的“同一刺激”可以认为是所感知的对象。
大家一起看“喜剧电影”,“喜剧电影”就是所要感知的对象。
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好笑,如果单单只有你在笑,那么就不符合“共同性”原则。
也就是表明这本喜剧电影,其实没这么成功。
5.一致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是指“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反应是否一致。
这个人1000米跑步拿了第一名,是偶然一次,还是在各地参加1000米跑步,都能获得名次。
如果经常获奖,就说明是“一致”的,那就是这个人长跑确实厉害,具备真正的实力。
我们在生活中,始终要积极归因;将失败看成是暂时的,偶然的事件。
不断积累成功的事件,经常回忆;相信自己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这样才能促使自己不断成长,才能对生活有所把控,才能拥有一份好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