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摄影散文
散文:读王维,李商隐,纳兰容若有感

散文:读王维,李商隐,纳兰容若有感

作者: 冰冰原创散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15:37 被阅读0次

昨日清晨出门前,问老公:“外面冷不冷?”

老公回答说:“下着小雨呢。”

这时,只听见趴在沙发上的小儿子不期然的吟出一首诗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顿时惊呆了。

呵呵,这是以前教儿子背过的唐诗,没想到他居然能这么准确的,应时应景的背出这首诗来,极符合此时的天气。

我真的感觉既开心又意外,不是有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看来这句话不假。

只在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教他背了十几首唐诗,已经好久没背了,忘的差不多了,没想到今天这么适时的吟出来,我真是有被惊讶到。

女儿小时候可没儿子这天赋呢,呵呵。

都说高龄产下的孩子聪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曾经教过两个小女孩儿钢琴,她俩都是爸妈四五十岁的时候生下的,她们俩就极其聪明,长的也漂亮,不管学钢琴还是学习,都学的特别快,特别好,悟性极高。

其中一个小女孩儿,我都没怎么教,自己就弹的特别棒,好像无师自通似的,一点就通,我教起来根本毫不费力。

的确,聪明的孩子,一通百通,学什么都快都好,如果再加上点勤奋,可不就是天才吗?

不求儿子是天才,只要他能勤奋一点,我就知足了,呵呵。

说起唐诗,最近一口气看了三本人物传记:王维、李商隐和纳兰容若。

前两个是唐代大诗人,后一个是清代第一词人,都是浊世翩翩佳公子,一代大才子。

三个人都是痴情种,对妻子的感情至死不渝,让人感动。

看他们的传记,就像看一部好电影一般入迷,如痴如醉,心情也随着他们的人生起伏而起伏,时而欢笑,时而紧张,时而愤怒,时而伤心。

我比较偏爱王维的诗,没想到他是那么的痴情。

王维与妻子是两小无猜的初恋,时隔多年不见,彼此仍然念念不忘,多年之后有缘再见,结为夫妻,恩爱如初。

但是,命运却是如此的残忍,仅仅新婚一年,妻子就因难产而亡,王维悲痛不已,从此独身三十多年,未再娶,最终在事业与情感的双重打击下,在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中,郁郁寡欢而亡。

太感人了!

在古代,那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年代,王维却可以做到钟情专一,终身未再娶,这不是一般男人可以做到的,我对他的深情感到无比敬佩。

该是多么深情的男子,才能写出那么动人的诗句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大家熟知的诗,写出了王维与妻子两小无猜,真挚动人的情感。

妻子去世后,王维并未写很多悼念亡妻的诗,我想,可能是用情太深,不想触景伤情,只想把那份深情埋藏于内心深处吧。

王维年幼丧父,乃家中长子,年方十五,便独闯洛阳城,谋仕途,胸怀大志,想考取进士,光耀门楣,大干一番事业。

奈何官场黑暗腐败,勾心斗角,使他屡遭打击,官场不顺,心灰意冷。

晚年,他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参佛悟禅,也算过了一段平静时光。

因此,他的诗多偏向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美妙至极,才有“诗佛”之称,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句。

最喜欢那首:“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他的诗,如他的人一般,清新脱俗,不愿随波逐流,像莲花般不染尘埃,又有着梅花般高贵的品格。

人如其诗,其诗如人,完美的融合,引得世人心向往之。

再说李商隐,他的一生更是坎坷不平,令人惋惜。之前对李商隐并不很了解,看完此传记,不禁心生敬佩。

十岁丧父,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市集靠佣书舂米为生。

佣书即帮人代书,写春联,靠卖字为生,舂米则是一种很繁重的体力活,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个很辛苦的谋生手段。

好在李商隐十岁之前,父亲教他写得一手好字,因而他的字能卖个好价钱,生计有了保障,渐渐也有了一些名声,连大诗人白居易都对他赞叹不已,甚至还与他成为了忘年之交,对他以后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白天要赚钱养家,晚上也不忘学业,跟着叔父勤学苦练,勤奋至极,正是由于他这般刻苦努力奋斗的精神,才奠定了他今后的大学问。

虽然李商隐极其刻苦努力,而且很有天赋和才华,但因无背景,无人脉,仕途一直不顺,经常颠沛流离,收入不稳定。

直到遇见他的妻子,才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这是新婚燕尔时,李商隐为爱妻作的一首诗,充满了浓浓的情意。

这时的他,是甜蜜的,是浪漫的,是安慰的。这是爱情带给他的感动,也是他成长阶段,少有的温馨和温暖。

他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重担,又是一个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大才子,只可惜,命运总是对他不公,不能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

由于要谋仕途,养家糊口,他经常到处奔波,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恩爱的日子仅维持了三年,爱妻在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便撒手人寰,年仅三十三岁。

临死前,紧紧搂着李商隐的脖子,不停的说:“不要再离开我,不要再离开我。”

这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子啊,痴痴的等,痴痴的盼,只为丈夫可以留下来多陪陪自己。

看到这里,不禁留下眼泪。太可怜了,也太同情她了,只为她的那一份痴。

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多以丈夫为天,一颗心全在丈夫身上。

古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有手机,可以视频通话,互诉衷情。只能靠书信传情,然而也是经常收不到,故而思念成疾,一病不起。

自古红颜多薄命,果真如此啊。

爱妻的离世,对李商隐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本来仕途就不顺,最爱的人又离开了自己,那种悲凉,真是无以言表。

之后,李商隐就一直郁郁寡欢,也未再娶。就连上司见他鳏居可怜,要赐他一美娇娘,他也坚决拒绝,可见对亡妻的感情有多深。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更不香。

      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这是他思念亡妻时,写下的一首诗,可见其深情。

想着自己,仕途一直不顺,难展抱负,一生坎坷,不禁感叹: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抒发了他惆怅失落的心情。

最终,不到五十岁,便离开了人世,临死前留下了那两句著名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憾然,憾然……

我想,李商隐一定是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人世的。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非常尊崇李商隐的一位诗人为他写的诗,也是对他高度的评价,以及对他的深深理解之情。

虽然他一生满腔热忱与抱负,最终难以实现,但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诗词得以流传于世,我想,对他也是一种安慰吧。

最后,说一说纳兰容若,清代第一词人。

那句“一生一代一双人”,不知道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之前只知道这个名字,以为是女人呢,因为这个名字太好听了,太像女儿家的名字了,故而产生误会。

读完此书,才对他的故事和作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能够扩宽视野,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所以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纳兰容若,出身满旗贵族,父亲是康熙的重臣明珠,一出生便含着金钥匙,尽享荣华富贵,且容貌姣好,可谓风度翩翩。

但他自小喜欢汉文化,为自己取字:容若。

明珠中年才得一子,因此对儿子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视,精心培养,纳兰容若天赋也高,少年时期便才华出众。

成年后,他文武双全,曾跟康熙一起长大,后来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对其非常信任。

然而,他志不在朝堂,更向往文人的生活。但因父亲是朝中重臣,又不得不顾忌家族的利益,勉为其难在宫中留职,内心却很纠结矛盾,痛苦不堪。

直到遇到爱情,遇到那个让他钟情一生的爱人。他的心,从此有了归属。

爱妻同样出身名门贵族,温柔贤良,善解人意,两人琴瑟和鸣,羡煞旁人。

真可谓:“只羡鸳鸯不羡仙”。

然而好景不长,妻子也是在生下一子后,没多久便虚弱而亡。

可叹!

古代女子产子,犹如过鬼门关,很多都是因为产子丧命,甚至一尸两命。

我们出生在现代的女子,是多么的幸运啊!至少不会因产子而送命,断送一生的幸福。

妻子死后,纳兰容若伤心不已。曾经的一生一代一双人,如今,却只剩下他形单影只,哀怨悲凉。

之后的几年,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没了魂儿,终日沉浸在对亡妻的思念中。

年仅三十一岁,便匆匆离开了人世。一代才子,英年早逝。他去世的那天居然跟妻子去世是同一天,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

不能同日生,却能同日死,也算是一种圆满吧。

书中作者说:情深不寿。

是啊,用情太深的人,往往都不太长寿。因为他们把情过早的用完了,哀伤过度,忧思伤身,不无道理。

孔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过度的悲伤,必定伤身。儒家讲“情感发而皆中节”,就是让人不要过度悲伤,要加以节制,以免伤身。

但是,纳兰容若天生就是情种,有什么办法呢?

少女时期,我曾迷恋琼瑶剧,觉得剧中人就是为爱生,为爱死,不顾一切,轰轰烈烈,感天动地,经常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剧中人为了爱,仿佛世界都为零,只要有爱就够了。

长大后,才发现,我虽然也很重感情,但也知道,那样的感情太炽热了,可遇不可求,一般人承受不了的。

然而,“情到深处方知浓,爱到深处方知痛”,世间总有痴男怨女,愿意不顾一切的奔向爱河。

这种爱,是伟大的,但又是不可取的。因为,太自我了,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须知,这世间除了爱情,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去做的。

情深无过,但伤及自身的性命,却是对生命的不珍惜了。

纳兰的词虽美,但悲伤过度,情深伤身,终究是惋惜的。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是纳兰容若思念亡妻时,写下的一首词。情深如此,夫复何求。

身为一个女人,能够嫁夫如此,我想,他的妻子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喜欢他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出了爱情最初最美好的样子。

如果爱情能够定格在最初相见时的美好,是不是就会少了以后那许多的烦恼呢?

只可惜,这只是个美好愿景,终究不可能实现。

但,正是有了这最初的美好,才让我们心生希望,怀着一颗赤诚的心,面对未来,面对人生,继续编织着那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相关文章

  • 太阳升起的地方

    —— 读刘亮程散文有感 《...

  • 第913期【观书有感】

    佳婿当如此 ——读《王维传》有感 文/高平六中 郭霞 ...

  • 读李商隐传有感

    一生空负凌云志, 半世才情少人识。 都言锦瑟涩难解, 掩卷空吟泪如织。

  • 读李商隐《无题》有感

    很喜欢李商隐《无题》四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腊...

  • 201704-蒋勋说 唐诗

    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唐诗还是最爱李白,不羁放纵爱自由。读杜甫,想了解安史之乱那段历史,看长恨歌,想了...

  • 读王维《送别》有感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在盛唐诗坛绝...

  • 读王维诗有感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继承和...

  • 读王维诗有感

    息夫人 2022年7月9日 晴转雨 好热的一天,傍晚的时候窗外突然有凉风吹过来,无怪人们说,如夏天里的一缕凉...

  • 王维散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 ·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

  • 《落花时》

    读纳兰容若《落花时》,清丽美妙。有感!和一首。 谁唤清风解罗衣 一里香堤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读王维,李商隐,纳兰容若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bu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