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毕生追求,不过爱和自由

毕生追求,不过爱和自由

作者: 建民_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21:01 被阅读0次

Eason今年十一岁,他小时候的启蒙教育读本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封面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自由。

百科解释

道理就是这么浅显易懂,清晰明了,真正能实践下来的人并不算多。

前几天,关注了一个话题《洞察与反思》,通过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举止的观察分析,可以引申出很多简单又深刻的问题,比如:

我刚才为什么那样说?

我刚才为什么会生气?

我刚才为什么会害怕?

我刚才为什么会心生厌烦?

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刚才为什么那样说?

你刚才为什么会生气?

你刚才为什么会害怕?

你刚才为什么会心生厌烦?

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洞察训练,你的反思能力会有质的提升,作为反思的高级技能,你也可以虚拟出“另一个自己”,一个更加公正、理性的你,对现实中自己的所思、所讲、所为做出客观评价。

你的逻辑清晰吗?

为什么要讲洞察与反思

《爱与自由》的书籍简介里说,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

如果我们没有识别这些情感与情绪的能力,一厢情愿地说爱又有什么用呢?

剪影

爱,就是要给予对方所需要的,对孩子对此,对伴侣亦然。

除了爱,为什么还要有自由

小孩子初到人间,没有任何的边界与规则概念,不加限制和引导的话,可能真的遇见老虎也不会害怕的。

自由的尺度不好拿捏,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个简单的法则,即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所伤害

在这个框架内的所有事情都可以让孩子们做的,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

被家长和老师用惩罚所教育出来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乖,因为惧怕成人的威严,要么背面更捣蛋,要么真的很木讷。

而且,长期被约束的孩子,一旦拥有了自由,就会变本加厉地去做那些被限制的事情,原因可能是心理需求,也可能是报复。还有,家长们的拳头总有一天会有失灵的。

剪影之长大了

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鲁迅曾说,中国人的孩子是工具,是用来给父母脸上增光的工具,是用来光宗耀祖的工具。

学习成绩看分数就行,名次就不要再比了,大人们需要的优越感还要靠大人们自己去争取的。

书里还有”精神胚胎“的概念,孩子其实是在以“精神内核“独立的发展自己,爱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对等,我们对待孩子应该像仰望满天繁星一样心存敬畏,更注重自己的言行,更注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家长自己的人格成熟且独立的时候,身教的作用就远远大于言传,也更具有说服力。

让他人做自己

微信文章《所谓孩子,不过是暂住在家里的”房客“》,这篇文章里将孩子类比为家里的VIP房客,当然,租期大约为十五年。

假设我们去宾馆,工作人员不会随便问你要去干嘛,接下来打算是什么,计划如何出行,因为他们懂得那是打扰,而不是真的关心。

服务业行规只有一条:客人有需要时满足他,在不了解需要时别打扰他。

这一种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因为要把孩子真正当做一个人、一个贵宾来看,而不是某种附属品。

既然是宾馆,孩子是我们的客人,就总有分离发生,这样的分离往往体现在青春期阶段(10-15岁)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改善环境与伙食、提高卫生条件和设施,增强自身服务水平和修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下次客人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休息和调养时,自然会回到我们的宾馆。

做个俗人

每个人活着的意义之一,就是要完成属于他自己的使命,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最大的不尊重就是人为地去干扰这种使命感。

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相关文章

  • 毕生追求,不过爱和自由

    Eason今年十一岁,他小时候的启蒙教育读本是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自由。...

  • 毕生追求: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越长大,身上的责任与使命也会更多一些。 责任,就是自己对于自己、家庭、工作...

  • 毕生追求

    真切感受,勤于思考,感受自己做为个完整的人的感受,平常心,不卑不亢,给人与舒服靠谱的感觉,也要做到靠谱。

  • 毕生追求

    趁中午休息时间,一个月看完了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刚开始看,觉得没意思,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想放弃,最后不知在哪一天...

  • 毕生追求

  • 【BW0329】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1)

    诚然,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是每个人毕生的渴望和追求,可是哪里有那么容易呢? 如何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 关注“原因论”...

  • 天生爱自由

    记得某首粤语歌曲有句歌词“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诚然,自由自在是世间每个人毕生追求的崇高理想。 可是每个人...

  • 《非暴力沟通》之人生的抉择读后感

    作者说:让爱融入生活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与他人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这句话感动了我。 我毕生的追求是什么?我问自己...

  • 毕生的追求

    此生毕生的追求是琴歌书画诗酒花茶,是光,是暖,是真与善,是爱与美……是世间一切美好与纯粹。 钢琴和...

  • “自由”和“乐趣”,你所欲孩子亦所求

    人,真是一个有趣的生物,追求“自由”,其实往往追求的只不过是“我可以选择”而已。 -------陈易 “自由”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生追求,不过爱和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e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