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炼字之道
古体诗为何消亡?

古体诗为何消亡?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20-12-05 00:28 被阅读0次

有朋友问:古体诗为何消亡?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极光璀璨。可为何到了近几十年却变得老态龙钟,极近消亡?

前面是主问题,引用内容是问题补充。

这个问题的认知本身就有错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不是古体诗。

中国古诗,或者称之为“旧体诗”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遵守平仄格律,古体诗不遵守。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属于唐朝才兴起盛行的格律诗体,我们称之为近体诗,而且到如今也就一千三百年左右,数千年的讲法是完全混淆了这个概念。如果从《诗经》或者更早的《弹歌》这类古体诗算起,到也确实二千来年了。

所以题主到底是问格律诗呢,还是两千年左右的中国古诗(包括格律诗)呢?

因为这两者虽然都在往消亡的路子上走,但是原因和状况各有不同。

近体诗

近体诗的走向消亡的原因,是平仄格律、平水韵与新韵区别等引起的诗歌创作难点让人望而止步。国家又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因为对现实生活意义不大),全靠爱好者们自学摸索,自然路子越走越窄。

虽然有人在努力传承,但是语音的变迁,本身的格律限制,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比如没有近体诗、古体诗概念),这条路子除了在有共同爱好的圈子里面,在其他时候都是举步维艰。

别人一句话:学这个有什么用?就让我们无法回答。

因为确实没有什么用。这个东西就是无用之学,顶多用来装装文化逼。

近体诗的消亡是以一个可见的趋势正在进行中。

古体诗

古体诗的定义其实也发生了改变。原本是唐朝人为了区别近体诗而对唐前诗范畴的命名。实际上古体诗过了唐宋就已经消亡了,承接了这个名号的古体诗虽然在整体上不遵守平仄格律,如长短句、转韵、仄声韵之类的,但是一般单句都不会离开平仄规则,因为平仄概念在出现之后就像我们今天的汉语拼音一样成为了古人的启蒙学科。

遵守平仄音律的古体诗,我们称之为“律古”。

而到了今天,乐坛流行的“汉文化”、“古风”其实不过是古词的堆砌,我们回不到律古的宋元明清,更回不到拙古的汉唐。所以现在的古风实际上是“伪古”,看上去满眼古词,内里全是现代的精致思维模式。

​古体诗其实早已消亡,而近体诗因为有相应的游戏规则,虽然内涵也非唐非宋,但是我们至少还能照葫芦画瓢——虽然不是那个葫芦出品,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称之为瓢。近体诗就在新旧韵之中苟延残喘。

早就注定

其实古诗消亡之路是在民国时期的汉字白话之后就注定了的。我们现在用的普通话是白话系统,而古诗是在文言系统之上的精炼作品。我们用白话文的底子去传承文言文的精髓,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

顶多也就是那些教授、专家、兴趣爱好者还在研究,而这些人相对于使用普通话、写现代诗、唱流行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当一种文化形式失去了大众流行的基础,面临的唯一出路就是博物馆。

混到博物馆,不就是消亡了?

再多的努力,也不过就是回光返照。你看看“诗词大会”等等各种节目,火了之后又怎么样了呢?还不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写古诗?又有几个通过这些节目会了的?

相关文章

  • 古体诗为何消亡?

    有朋友问:古体诗为何消亡?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极光璀璨。可为何到了近几十年却变得...

  • 社群为何消亡

    失焦:缺乏一个明确而长久的定位 无首:缺乏有影响力或热心的群主或群管 暴政:群主过于强势 骚扰:垃圾广告或过多灌水...

  • 大学语文

    古体诗近体诗(讲究平仄)平:上平声,下平声仄:上声,去声,入声(消亡) 1.平仄相间:每句诗中每间隔两个字或者三个...

  • 午夜飞行

    烟味真讨厌,我至死想不通人类为何如此青睐植物烧焦带来的快感,烧焦代表着生命体的消亡,而消亡产生的气体还要进入生机之...

  • 现代人写古体诗

    现在很多人在写古体诗,但什么是古体诗呢? 相对于现代诗而言,古体诗的字数、韵脚、平仄和对仗都是有规定的。不过古体诗...

  • 我在茫茫世间流浪

    你所记得的曾经, 你所遗忘的未来 通通消亡在这人海 转身回头一望 为何此番陌生 自己身在何方 为何想不起来 这一切...

  • 《光芒永不消亡》丨祁连山诗选

    《光芒永不消亡》 你知我为何喜欢这个 讨人厌的世界吗 2020.04.25 00:02:19 祁连山,当代诗人。

  • 古体诗|阴天有感

    阴天有感 by行歌 阴霾又缭绕,愁云无绝期。 晴空会有时,与君等风起。 其他古体诗文 古体诗|雨后天晴随感 古体诗|寻

  • 学诗小记14:古体诗的韵、平仄和对仗

    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属于半自由体的诗。 (一)古体诗的韵 古体诗押韵,可以平声,也可以仄声。格律...

  • 莲蓬驳

    古体诗 婷婷伫立不婀娜, 喷头翘翘向天驳。 洁身自好不负已, 为何要莲插污浊? 天怒风卷莲花落, 乍见满池葬花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体诗为何消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fz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