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 交流|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第九个态度叫“非刑罚”

读书笔记 交流|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第九个态度叫“非刑罚”

作者: 山东龙 | 来源:发表于2023-06-30 23:52 被阅读0次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用刑罚来要求这个社会,老百姓能够做到什么呢?

我只要不犯法,那我该干啥就干啥,你别管我。他无耻,他没有自己对自己内在的要求,这就是用刑罚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弊端。

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些人就“有耻且格”,他知道很多事是不能做的。

在梁先生那个时代,民国是宗法社会,靠的是宗族制度在管理,然后开始讲究法律,所以很多人很崇拜法律。

但是梁先生说,通过法律来管理这个国家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但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有一个国家终极目标是靠法律来管理,他高明不到哪儿去。

作为平常人,犯法对你来说是想都不能想的事,远着呐,你根本不可能犯法,你所想的是我这事道德不道德,能把这事做到,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

相关文章

  • 孔孟上

    今天分享几点《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的精华,梁漱溟先生说学孔孟之道重要是14个态度,下午只听了一节课,所以分享五个态度...

  • 历史人文系列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孔子的十四个态度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找到孔子对待生活的十四个态度,基本上也就学习到了《论语》的精髓。孔子对...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学说思想...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仁 仁就是人原本的心,并以敏锐直觉流露于外。 乐 乐的态度在人的心境是安和自在。真正的乐者,是生机活泼,即生机畅达...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关键词“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在做事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讷言敏行,也就是少说多做。...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一部《论语》,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但我们普通人读来,却总不得其门而入,“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将其精髓归纳为...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下)

    今天听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下),有几点收获: 一、子绝“四”。意思是孔子有四件事不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听书「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子绝四毋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就是不主观臆测,不了解的事情就不要发表评论了,同样的,如果一个事情的真相很重...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分享

    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我还没有完全听完听本下册,但之前的内容已经足够让我醍醐灌顶,内容最具让我震身的的就是找回幸福的状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交流|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第九个态度叫“非刑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it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