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需要专业觉醒

教师需要专业觉醒

作者: 高原野菊花 | 来源:发表于2024-03-23 18:55 被阅读0次

        聆听了两节语文中心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感慨良多。我打心眼里的佩服两位年轻的语文老师的讲课的功夫。

        从上课伊始的学习目标到最后的课堂小结,他们都一直不停的以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期间的偶尔的师生双边活动,也仅仅是师说生随的随声附和。我一边听课一边在为老师的健康担忧。老师这样讲下去,你的嗓子还受得了吗?再者,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真正参与到课堂上的人有多少?

      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何现在的语文课为啥这样教?为何初读课文,熟读课文都放在了课外,让学生去自主完成。在课堂上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听不到教师的范读。老师一上来就开始大讲特讲,就开始分析课文内容。这样的语文学习还像学语文吗?

      记得我们初入教坛教学语文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走传统的教学之路,方法虽然有点笨,可阅读效果还挺不错。我教学生读课文是一遍又一遍的,从来都不允许马虎。首先,教师自己提前就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至记在脑里,哪里是学生读不通的,哪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我基本上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接下来的教学指导中就有针对性。于是,我就在课堂上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范读,实际上是背诵。孩子们佩服至极,也学着我的样提前预习,把课文读熟,甚至记下来。有时候是教读,我读一句,孩子们读一句。遇到不会让的字,就带着孩子们查着字典读,翻着字典读。同学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反复的阅读折腾下来。学生读熟了,甚至都背得了,再让学生读出感情,那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儿。对学生来讲,挑战性并不大。往后的阅读,学生也是非常乐意的事情。

      学语文的方法也不一样,我主张的是文本细读的方法。主张传统教育的老路子,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边读边写批注,写体会,品词析句,读文后的心得或疑惑,将文本主旨及内容嚼细,消化吸收,变成自我成长的动力,变成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这样,一篇课文通过圈圈点点,写写画画,文本就变得丰富多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也就顺畅了许多,一篇课文,学生在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读书感悟,还真有点像读书人的样子。他们的学习体验也是各有不同,语文的学习也学到了心里去了,学到了骨子里去。他们也善于去表达和运用,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得到的语用实践,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满满的真情实感。

      在这个“素养”满天飞的时代,学生的素养不是教师的苦口婆心就可以“教”出来的,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去“练”和“习”,方可看得见一丝曙光。如果仅靠教师的讲授,是很难有机会去实现这一目标的。

        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原本语文的学习就离不开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学习的方法,课下哪有学习迁移的应用?积累又从何谈起?如果仅是听听老师的讲,学生就能够听懂、学会,这样的教育也就太简单了。

      在评课环节,我的评价仅就从教师的教(设计)和学生的学的层面阐述我的观点,没有对这两节课作更多的评价。仅是依靠投石问路的方法让老师们去“品”,至于能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没有做大胆的预设。至少,不去评头论足,把教师的课堂评的一无是处好得多。

        平心而论,从我的视角去看,两节课都属于传统的师讲生听的家常课,与当前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相差甚远。要去找优点,不是没有,是因为优点都被缺点所遮蔽,还真的很难找。

        像这样的公开课评课活动,老师们大都是多报喜少报忧的。如果一味地诉说作课教师的不是,甚至说他一无是处,那肯定不行。组织者不满意,做课的老师也受不了。如果没做好,你偏偏又在大讲特讲,那又是一种误导。从这个点出发,我的评课就有些敷衍,仅是简单的迎合而已。再者,即便你再怎么苦口婆心,老师们没有自省,没有所谓的“前概念”,你再怎么评论,讲得多么深刻,也是一时解决不了问题的。俗话说的好:一口也吃不出一个大胖子。我们只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在活动中慢慢的转变观念,一点一点的来做出改变吧。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用时间来沉淀。 

      接下来是同事小刘的发言,她抓住了其中做得好的某一个点做了肯定,继而阐明自己的教学主张。她把自己摆进去,就如何对这个案例进行优化设计,如何做得更完美,讲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特别是上课的老师都听得入了神,一边听,一边在记录。

      我想,这或许就是老师们所需要的吧!我感慨:姜不一定是老的才辣,还是后生可谓。下来后,我再一次的梳理和反思,我为什么不采用这样的方法去评课呢?

      接下来,我又再一次的梳理了这两节课,其中还真的发现了很多个优点。比如:两节课,老师都呈现了“学习目标”,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目标意识,这一点就应该进行大事渲染。以评代培的方式建立课堂的目标意识,这对于有效课堂是非常之重要的。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所倡导的东西,更是家常课中老师们所缺失的。我们就应该提出表扬,给予肯定。至于目标的撰写不规范,叙写不科学的问题,你应该就是老师们所期望得到的,我们就应该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关键技术的操作,都需要我们借助于案例去作引导,帮助老师们提升。

      教育是良心过程,教师专业成长除了学校组织建设的建立健全,更多的还来自于教师自我的行为觉醒,需要阅读、反思、写作的参与。这样,才能形成专业的自觉,专业的提升,也才能成长为我们所需要的。

相关文章

  • 做一名专业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与教龄无关,与成绩无关,与荣誉无关。专业教师喜欢教书、不断学习、...

  • 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指导能力

    提升家庭教育专业指导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完善教师教书育人专业能力的必然。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有扎实...

  • 姜小鹰:教师的素养与才能

    经典语录: 护理专业教师,首先是优秀的护士,然后才是优秀的护理老师! 临床教师需要规范教学,院校教师需要接轨临床!

  • 专业成长阅读三标准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专业的路径,它在强调其职业生活与整个生活的一体性,使教师经由专业训练而使生命更为深邃、丰富、...

  • 《教师的觉悟》——三问三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没有天生的师者,需要后天的教师觉醒。而吕校长的讲座似乎就在给在座的每一位听众做教师觉醒。...

  • 不忘初心,携爱前行

    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全方位专著的引领。 【...

  • 不忘初心,用爱行走 ——三月读书随笔(一

    【卷首语】 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全方位专著的...

  • 教师最需要专业化

    第六章 教师是关键 在这一章里,顾明远先生首先系统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师范教育改革的得失。这一段历史非常...

  • 读书|教师听课最需要什么?(3)

    五、教师听课也要讲究“职业道德”。 听课既是教研、考核的需要,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听课教师若对授课老师心无敬畏...

  • 课题立项,你准备好了吗?

    李慧香 随着教师晋级的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大家越来越重视课题研究了,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需要专业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kk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