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母亲》

作者: 妙瓜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23:24 被阅读0次

    (原创)

      今天是老妈逝世第七日,余将曾经写过有关老妈的几篇短文找来,旧作新发,以为缅怀。因网易博客改版,自己又将近两年未登陆,原有文章已遗失,幸好在电脑留存的部分文稿中找到四篇,聊以告慰老妈在天之灵。

年轻时的妈妈推着我 1976年春天,花港观鱼

              《老妈》

      每到双休日,老妈都会用她自己的方式等待我回家,茶几上肯定会有一小筐水果,洗的干干净净,连橘子也要擦的锃亮,干蔗要去皮后斩成小段,中间的节都要扔掉。老妈说,这样吃起来才不会硌牙。虽然我觉得有点浪费,不过,那味道真的很甜。

      老妈最喜欢在街角装满水果的农用车或小货车上挑选水果,她认为,这是果农自产自销的,当然也是最好的水果。

      每次一踏进家门,老妈的笑容顷刻就会在脸上绽放,然后就张罗着要我沏茶,告诉我热水瓶的水是新烧的,并不厌其烦地嘱咐我茶叶要少放,不要喝浓茶……现在很少有人家还用热水瓶,但老妈还是保持着几十年的老习惯。儿子要回来了,老妈总是要把家里的四把热水瓶都灌满,生怕不够喝。

      等我落座后,老妈就会开始向我联播她一周来的所见所闻,聊到开心时,也会开怀大笑,屋里即刻溢满欢乐的笑声。听着老妈的唠叨,看着老妈神采飞扬的脸,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老妈爱干净,家里总是窗明几净,连角落都始终保持整洁。厨房更是老妈保持卫生的重中之重,锅里正炖着肉,但灶台却干净的一尘不染。厨房里飘来香喷喷的味道,总会勾起我许多儿时的回忆。老妈的厨艺算不上好,有时候会别出心裁地创新一下,结果把本来挺好吃的东西炖成了一团糟,但无论怎么做,热气腾腾的饭菜里总是弥漫着家的味道。

      老妈不喜欢我给她拍照,原因是太老了,肯定很难看。我只好趁其不备用手机偷拍了两张,拿给她看,没想到老妈的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花,遗憾的是没能把老妈如此灿烂的笑容定格成永恒。不过以后还是有机会,这不,老妈有点接受拍照了嘛。

      老妈家的北窗外是“亲亲家园”楼群,透过错落的屋顶,能看的很远。推窗西望,西斜的阳光沐浴着林立的楼宇和宽阔的街道。我想,今天老妈的心情也一定如此辽远通透,像阳光般灿烂。亲爱的老妈,儿子希望您老人家天天开心快乐!

                                                                            —— 妙瓜,2013.12.21

                                   

              《新年》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从拉着的窗帘缝隙里钻进来,与平时并无不同。我赖在床上享受半梦半醒的感觉。而新年的第一个电话却是老妈打来的,一股暖流迅速从耳际传遍全身,心里却略过一丝愧疚,这电话本该是儿子打给母亲的问候,现在却成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撂下电话就即刻起床,匆匆洗漱,出门回家。

        家的概念对于漂泊半生的人来说是淡漠的。小时候受的教育祖国就是家,后来扎根北大荒,冰天雪地的世界曾是我的家,直到子女都成了家,才忽然感到,有老妈的家才是最温馨的家。

        两小时后,我踏进家门,老妈开心得笑靥如花。老妈年轻时堪称美女,现已年过八旬,但从她笑起来的皱纹里还可以读到当年的美丽轮廓。与往常一样,茶几上水果、报纸早就准备好了。老妈小时候没上过学,工作后在厂里上过扫盲班,在她眼里,儿子是值得她骄傲的“文化人”。每次回去,老妈都会去报刊亭买一、两份报纸,然后告诉我这是最新的,这是老妈对文化这个词汇最朴素的解读。

        厨房里照例传来诱人的香味,锅里正炖着老鸭木耳,望着老妈忙碌的略显老迈的背影,早晨的愧疚便又重上心头。

        饭后,陪老妈边晒太阳边聊天,阳光越过阳台洒进宽大的落地门,老妈开心地东拉西扯,我专注地当听众,即使老妈说的不对,我也不反驳,生怕打断了她的思路,扫了她老人家的兴。望着老妈满头白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和开心时慈祥的笑容,我忽然觉得,当她的儿子真幸福。

        太阳渐渐西下,我要离开了,去赴一场晚宴,明天又要上班,要等到下个双休日才能来。老妈有些不舍,但还是没忘了她的告别礼,就是往儿子的兜里塞水果,老妈眼里,儿子不管多大都是孩子。

          再见!老妈,下个双休日儿子再来看您。

                                                                                            ——妙瓜  于 2014年元旦

          《短信是啥》

        上个周未陪老妈,话题聊乏后,老妈便看电视,我坐在一旁刷博。忽然,老妈转过脸神秘兮兮地问我:

            “儿子,啥叫短信?”

        原来,老妈多次听到别人提到这一名词,却不知道是个什么东东,又不好意思问,看我聚精会神地忙着摆弄手机,潜意识里觉得与这事有某种联系,所以就发问了。我费了好大劲解释,尽量用老妈听得懂的语言,还打了一些比方,老妈好像有点懂了。

        良久,又问:“那你是在弄短信吗?”

          我回答:“我在写微博和发微信。”

        看到老妈更加迷茫的表情,我赶紧作进一步解释,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根本没听懂,老妈转过脸去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我是不会了。”

          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妈骨子里还是很有上进心的。

          不过,老妈似乎明白了一点,我埋头做的一定是很重要的“正经事”,不可以随便打扰的,就向厨房走去,我欲起身,老妈回头手一挥:

        “弄你的,正经事要紧。”

          不一会,厨房里传来老妈轻轻哼唱的歌声。这一顿饭,母子俩都很开心。

          饭后,老妈破例同意了我要拍照的请求,我第一次不用偷拍而是用自拍摄下我们的合影。老妈笑起来的样子很慈祥。

                                                                                      —— 妙瓜,2014.1.25

              《除夕》

        飞机准时启航,刺破暮色,冲进黑黢黢的苍穹,机翼掠过钱江、西湖,悬窗外,万家灯火渐行渐远……平时,挺喜欢华灯初上的黄昏街头,喜欢万家灯火的杭州城区,喜欢市民广场美轮美奂的灯光秀,特别是伴着西湖夜色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份惬意难以言喻。

        可此刻,不知怎地,纳兰的那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的诗句蓦地涌上心头。本来,对一个习惯了走南闯北、常坐“红眼航班”的人来说,夜航是平常事,但今夜是除夕,难免另有一番滋味,思绪像一帧帧随意切换的彩屏,倏地由远而近,时而由近至远……

        知青,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改变了多少人生。我一直在北大荒工作到退休才返回故里,应聘一份工作并暂居杭州,子孙都留在了北大荒。

        因此,我经常要回答一些人好奇的探问,哪是故乡哪是家?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我心里,亲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杭州是我的故乡,老母在堂,是离不开的家。遥远的北大荒我也有一个家,儿孙绕膝,三世同堂,更是心中日夜牵挂的家。

        老妈说,春节是无论如何要回去与子孙团聚的,不然,怎么叫家啊!在她们那一辈人的认知里,一家子团圆才是春节的主题,是春节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选择除夕夜从这个家飞向那个家,虽无归心似箭的迫切,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还是油然而生。

        上午到老妈家时,门从里面反锁着,敲了半天门,又打了N个电话,还是没反应。老妈今年88岁了,身子骨挺硬朗,但耳朵很背,警惕性特高,总是把门从里面锁死,因曾接过几个骚扰电话,故一般情况下也不接电话。想想这也不是坏事,平时也不去纠正她,只是每次来,进门总要费一番周折。

        稍后再敲,这回老妈听见了,开门见到儿子,脸立马笑成一朵花。像往常一样,母子见面,先说笑一阵儿,再天南海北地胡侃,只要能哄老妈开心,聊啥不重要。

        聊了一会儿,老妈下厨去了。老人家有洁癖,烧饭洗碗这类事,总嫌我弄不利索,有几次我抢着把碗洗了,过后她坚持要重洗一遍,我要抢着烧菜,她会像师傅指导徒弟一样站在我身后,本意让老妈歇一会儿,结果让她更累。久了,也不与老妈抢活干了,顺其自然吧。

        老妈在厨房里忙碌,嘴里不时地哼几句只有她才能懂的小曲,我虽听不懂,但知道老妈心情难得有这么快乐,嘴里哼哼的或许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一支歌。我坐在客厅里静静地听,不想搅扰了老妈的雅兴。

        一会儿,老妈从厨房传来指令:“儿子,下楼去买一斤黄酒,烧菜用的那种,顺便把垃圾带下去。”

        我迅速照办,跑到楼下,附近的店都关了,走出很远才找到一家,只有5斤的桶装酒。当我把酒拎回家,老妈照例来了一句:“木头(杭州方言:笨的意思)儿子,叫你买一斤,却买了一桶。”

        我马上申辩:“有你这么聪明的妈,这么会有笨儿子?是店都关门了,只有这一种了。”老妈一楞,然后开怀大笑。

        老妈烧的菜,都是儿时的味道,红烧肉、白斩鸡、老鸭煲、油豆腐烧肉、排骨炖萝卜、葱烧鱼、千张节,年味充斥了整间屋子。其实,很多准备工作老妈昨天就开始了。我向老妈竖起大拇指,有点献媚:

          “老妈,“你的菜烧的真好!让我想起童年”。

        老妈反倒谦虚起来,说:“现在新式样子的菜,我都不会弄的,只好烧老底子的菜啦”。

        弟弟要傍晚才过来,陪老妈吃年夜饭、守岁。我的任务就是白天哄老妈开心。不能陪老妈守岁,心里不免内疚,好在老妈很理解,午饭后即催促我早点动身,以免误了航班。临别时,老妈大声喊道:

        “好了,好了,快走吧!”

        然后蹒跚着转过身去,但还是让我看见了老人家眼眸里闪烁的那丝泪花。我赶紧关上门,默默地走进电梯……

        从老妈家出来,天阴着脸,星星点点地掉了几个雨点,我伸出双手,想接一捧家乡的春雨揣进心里,带到北大荒去,可惜雨没有下起来。街上车少人稀,四处都飘荡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喜庆的对联,步履匆匆的归客,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快乐。

        2个多小时的飞行很快就结束,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已经晚上8点40分。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折腾,终于住进预定的酒店。这里是郊区,窗外一片漆黑,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不时地提醒你今夜是除夕。明天上午,我将转机飞往佳木斯。

        一个人的除夕夜,不想虚度,于是,打开电脑,敲击键盘,开始码字。

        电视里正在播放春晚节目,敲响守岁的钟声时,我已在键盘上走过从南方到北国的历程。当彻底静下来,独对心中的故乡时,豁然觉得,人生从起点到终点,从这头到那头,并没有那么遥远。

        年轻时,总喜欢远走高飞,千方百计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年迈时,又不得不去重复经历了几十年的“春运”,虽然运行方式变了,本质没变。其实,生活本身就如“春运”,人生需要不停地行走,无论你走过多少名山大川,还是多少穷乡僻壤,并不会改变什么,烦恼依然存在,生活处境依旧,改变的只是心境。尽管世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心依然,情怀依旧;无论生活颠沛流离,脚步依然,追求依旧。

        明天,我还要跟随太阳的脚步,去追赶那些飘逸在皑皑雪原上的云朵,那里是我开始和学会生活的地方。想象着一推开门,孙女和外孙女像小鸟一样扑进怀里,生活就像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图画,更是一首像《天边》那样好听的歌。

        这一切,只不过隔了一个除夕夜,并不遥远。

      ——妙瓜,2018.2.16凌晨于北京

2013年8月,儿子一家来杭,祖孙四世同堂留影 2016年8月,女儿一家来杭,祖孙四世同堂合影 老妈与她的曾外孙女 曾祖奶与孙女、曾外孙女 手机拍照后请老妈浏览 女儿一家与老妈在一起,老妈笑的很开心。

相关文章

  • 母亲缅怀母亲

    昨晚和母亲打电话,她告诉我,白天二妹又给她送了好大一盆炖好的土鸡,会要吃几天。 而后又对我说,每每吃着这些好东西,...

  • 缅怀母亲

    自从2016年2月8日以来,一直感觉欠着母亲一份文字性的交待,或者说是我对母亲大人的深深的怀念的记录。 我的母亲是...

  • 缅怀母亲

    缅 怀 母 亲 一年一度的菊花黄了,雁儿抖动着脚下的霜冻往南飞去。农历的十月初一,...

  • 缅怀母亲

    茉莉/文 今天是我的母亲去世18年的忌日。日子过得好快,匆匆18年,如白驹过隙。 我的母亲近40岁生我,现在,她已...

  • 缅怀母亲

    一年前母亲悄无声息的走了,看到儿孙们都生活的很幸福,为了不拖累儿女们,她悄悄的走了。 十几年前父亲就因...

  • 缅怀母亲

    文/黄文高 清明时节思娘亲,感念母恩欲断魂。母亲离开我们快三年了,每当想起母亲的大恩大德,我就情不自禁,泪...

  • 《缅怀母亲》

    (原创) 今天是老妈逝世第七日,余将曾经写过有关老妈的几篇短文找来,旧作新发,以为缅怀。因网易博客改版...

  • 缅怀母亲

  • 缅怀母亲

    我的母亲叫杨文英,1925年出生在辽宁省清原县,姥爷、姥姥都是老实巴交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在家庭教育影响下...

  • 缅怀母亲

    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可我一直迟疑,害怕触动心底那根一触碰就会痛的弦。 每当被日常中有关于母亲、妈妈的字眼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缅怀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vp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