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励志正能量想法哲思
《孟子》 公孙丑 (上) 第九章

《孟子》 公孙丑 (上) 第九章

作者: 椒盐糍粑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3:24 被阅读0次

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经典语句: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文中人物总结:(个人较为粗陋的总结)

       伯夷:极端完美主义者,眼中容不得有半点不顺眼,对自己和身边人甚至周边环境都要求极高。

      柳下惠:为人极为随和,任何事情都能坦然面对和接受,对于别人所提出的要求缺乏自身判断抉择能力。

新想法:何为“不恭”

       不论是我看的书里,还是网络上的翻译。“不恭”都被翻译为“不恭敬”或是“玩世不恭”。这些带到文中都有些说不通。于是我就在网上查了一下“恭”字的解释,看到了两句话对我产生了启发1.《论语》中说:“君子敬而无失恭,而有礼。”2.俗语有言:“恭敬不如从命。”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恭”与“敬、礼”的区别在于“恭”是某种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敬”和“礼”则是我们对外的一种表现。用我自己的话来解释“恭”他包含了我们自身的主见、想法、观点以及追求。而“不恭”就是自身没有主见、想法、观点和追求。

想法:

       文中孟子提到了两位先贤,伯夷和柳下惠,他们都是能名流千古的人物,但是两人的处世方法却截然相反。孟子给两人的评语是“隘”与“不恭”。一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欣赏柳下惠的做法的,为人随和,随遇而安。但是细品之下就察觉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他太随和了,随和到了没有自身原则和主见的地步。相对于柳下惠来说来说,伯夷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伯夷太有主见,以至于使自己曲高和寡。

       孟子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作为君子,一定要避免自己走向这两种极端,我们可以为人随和但是一定不能从谏如流;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能固执己见。君子应该如同《论语》中所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及朱熹所说:“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始终让自己处于一个中正,平和的状态。

    

相关文章

  • 浩然正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

  • 一口气读完《孟子》2

    卷三、《公孙丑》上 1、趁势而为,事半功倍。 公孙丑(以下简称“公孙”)问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掌权可能做到像管仲...

  • 吾善吾养浩然之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

  • 关于言、气、志、心2019-03-12

    关于言、气、志、心 《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公孙丑与孟子的问答: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

  •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

  • 读书摘记

    《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 《孟子》感言集之67:何谓知言?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公孙丑与孟子对话中,公孙丑提出的“何为知言?”颇有感触,与人...

  • 在《公孙丑章句上》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中,孟子提到了勇。 那么什么才叫作勇,在我看来,男人象征着勇,这种...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易如反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内容: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子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

  • 读孟笔记5

    公孙丑上(1) 一、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如果父子你有机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 公孙丑 (上) 第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xf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