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散文读书笔记
晨读:《资治通鉴》[173]“推恩令” ——汉武帝的“软刀子”

晨读:《资治通鉴》[173]“推恩令” ——汉武帝的“软刀子”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07:46 被阅读91次
晨读:《资治通鉴》[173]“推恩令” ——汉武帝的“软刀子”

【原文】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中央、地方实力差距明显,易于控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如果放松)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如果抓得紧)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联合)以逆(叛逆)京师。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出现叛乱的苗头),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嫡)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表达)。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封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表面施恩,实则瓜分诸侯,不用削藩策而削弱了)矣。”

上从之。春,正月,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于是籓国始分,而子毕(都)侯矣。


[白话文]

主父偃向皇上建议:“古代诸侯国地方不过百里,天子和诸侯强弱形势分明,容易控制。如今的诸侯国,大到数十座城池,地方千里。管得松,他们就容易骄奢淫逸;管得严,他们就凭借其强大合纵联盟,对抗中央;用法令来削割他们呢,就萌生叛乱之心。之前晁错他们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势。如今诸侯王的子弟,都有十几个,几十个之多,只有嫡子一个人继承,其他人虽然也是骨肉兄弟,却没有尺寸之封,仁孝之道,也不能发扬。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封子弟,让其他子弟,也能有封地封侯。让他们人人喜得所愿,皇上的恩德施加于他们,实际上又分解了他的国家,每一个封国越来越小,不用削割他,他自己就弱了。”

皇上听从了主父偃的建议。春,正月,下诏说:“诸侯王中,如果愿意推恩,把土地分封给子弟的,可以上报,朕为他们制定名号。”于是藩国开始分割,诸侯王的子弟们都封侯了。

[点评]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推恩令” 。主父偃给汉武帝出的这个主意实在太高明,是柔性削藩最成功的方法!
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而这一招“软刀子”使得汉武帝刘彻兵不血刃,却将强大的诸侯国四分五裂、越分越小,最后大国不过十多个城池,小侯只有十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173]“推恩令” ——汉武帝的“软刀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as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