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是不是药神

作者: 晨曦朦胧岁月静好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23:34 被阅读0次

      看完《我不是药神》,自己内心最强烈的感触是电影如果只选取一个白血病家庭治病、化疗、求生的艰苦过程,那么可能许多观众都会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这种类似于癌症的大病离现实生活还有一定距离,不能产生共鸣。影片的动人之处,就是将这种个性化的情感演变成了共性的体会。

“我” 是不是药神

        影片中选取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勇哥:格列宁药物的代理商,俗称药贩子。黄毛:白血病人,因为自己生病不想连累家里人,所以独自一人从农村出来,在一家屠宰场上班。慧姐:职业是一名钢管舞女,生活中却是一位单亲妈妈,丈夫因为女儿生病而抛弃了她们。小吕:最初让勇哥去印度走私格列宁药物的病人,因为孩子的出生和妻子的陪伴让他想要坚持要治疗,但是到了后期,正版药物太过昂贵,四万一瓶。走私的药物又得不到供应,在病魔和心魔的双重压迫下,他选择了轻生。刘牧师:为病友们祈祷的牧师,因为英语能力不错,所以做了药贩这个团队的翻译。

“我” 是不是药神

        五种不同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五个分布各异的点,五个不同的点逐渐地拉扯成了一条条线,在剧情的起伏跌宕之中,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个面。白血病人在各大医院都有分布,病友群,买格列宁药物的增长量,跨省的药物需求……这一系列都在告诉我们:白血病例并不是极个别、极少数,它代表的从个体逐步演化到了集体、群体、乃至大众。

      同等手法的电影还有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屋》,也是用了三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物,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情节。用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引发了对印度教育制度的深刻反思。

“我” 是不是药神

    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评分会有这么高,我想不仅仅是演员的素养到位,一部好电影,它不仅在观看的过程中会紧绷你的神经,触动你的内心,要么给你带来愉悦的感受,要么给你揪心的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独自一人,没有了舞台灯光,没有了荧屏音效,你的内心是否还有更深的体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 是不是药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bk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