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经常可以听见“知识焦虑”这个词,自己确实正经历着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互联网的到来让信息如决堤之水般来到我们面前,这些信息包括已经过去了有一段时间的,也会有刚刚发生的,信息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越滚越大,如果想要不被这个时代抛弃,是否需要不断地去接收这些信息?如果是这样,我们每天所固有的24小时,需要划分出更多来的部分来接收信息,或者是提高自己获取信息的效率,去练就一目十行的技能(右脑开发兴起,也许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想到信息时代并未到来前,同样有人可以过得很好,也有科学家发明现在依然会为之惊叹的新事物,那么,获取信息的量并非要很大的时候才能有好的发展。我想,也许思考的质量才是问题的关键,马云在被问及是否知道二次元是,他说不知道,完全没听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功。马斯克提出第一性原理,就是告诉我们要发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要面面俱到。
在做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了解新的产品,不断地去体验,你会发现,在产品的诞生远远快于你体验的速度,同样,如果不改变思路,不能了解到最新的产品,你会变得焦虑,总感觉自被时代抛弃了。如果改变思路,考虑了解与体验产品的目的,从而有目的地去选择产品,也许这样不需要你去了解到市面上的所有产品,只需求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检索你需要的产品(积累检索技能是一项性价比较高的事情)。学会分析自己的需求,将需求细化到可实施的程度(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积累,形成有效的思考框架)。做什么事请都要有个结果,是一个靠谱的人的必备素质,最后对产品体验进行一个总结分析,可以包括对自己产品的改进启发、对新需求的发现、对运营模式的了解、或者是对UI风格的欣赏等。
运用第一性原理,打破比较思维,去寻找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层层向上思考。我试图对产品进行这样的思考。每一个产品都是人们需求的载体,任何一个被使用的产品都是满足了人们的某一种需求,那么我们想要做好产品就必须准确把握需求,然后在明确需求的情况下,层层向上思考,如何给出解决方案来满足这样一个需求,满足需求的方式多种多样,产品也就玲琅满目,如果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是否可以减少对满足同一需求的产品的体验,或者说是不会每一个产品都花上相同的时间。这样便大大地节省了时间。尝试这样的思考,也更能激发创新,让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看上去并非那么理所应当,产生疑问,进而思考,说不定能设计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呢。
尝试这样的思考,我会想到生活中的所有现象,存在必然合理。为什么会有国家?为什么国家下面会有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的一些团体组织?国家或企业的发展其驱动力又是什么?是否可以将组织看成一个人,组织下不同部门是否可以看成人不同的属性?......想想这些也挺有意思,虽然很多暂时也得不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