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中国历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的巅峰之作。它以恢宏的气度和广博的视野,总结了华夏民族上古军事史战争史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兵学体系,达到了所处时代的兵学高峰。它的出现,标志着华夏民族军事思维进入成熟期。中国古代兵学滥觞于三代时期,早在商周之际,就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原本,军事学说与政治学说是熔于一炉的。此时,一些专门性质的军事书开始出现,如后来散见于史籍记载的《军志》《军政》、古《司马法》和《令典》等。它们似乎还只是军事制度、军事法规一类书,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军事理论书。但是从这些兵书仅存的佚文看,开始具备了理论形态。《孙子兵法》的撰著肯定受到了这些兵书的影响,如《军志》中有“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之类的话。《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归师勿遏”“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五事”以“道”为首等,含义与之都比较接近。另外,《孙子兵法》中还直接引用了《军政》里的话:“《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史记·太史公自序》称:“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司马)穰苴能申明之。”“《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这里的“孙”即应指孙武子。从目前所见史料看,《孙子兵法》中有些话很可能引自古《司马法》,或对其有些观点进行了介绍和阐发。孙子还注意从战争史中汲取营养。如他在《火攻篇》中引证了“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的战例,说明他对商灭夏、周灭商的历史经验极为重视。对于同时代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对军事问题的精辟论述,孙武也兼收并蓄。如《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有刘康公的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与之思想内容十分接近。《韩非子·难一》载有晋文公时代的大夫舅犯的观点:“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孙子兵法》中则有“兵以诈立”的观点,应是对前人这种认识的理论概括。春秋末期的楚臣(后到秦国)申包胥提出:“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国语·吴语》)将“智”摆在首位。《孙子兵法》提出将帅应具备五条标准“智、信、仁、勇、严”(《计篇》),也是以智为先。
孙武子曾经学习研读过这些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并吸收了其中的一些精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卓越的理论创造,并在思想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构筑。“先孙子者,孙子不遗。”因为全面总结了历史经验,《孙子兵法》对军事问题的认识才达到崭新的历史高度,形成包容古人今人思想精华的集大成之作。难能可贵的是,它又是具备完整形态的、整体流传下来的军事理论著作。
其次,《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兵学的元典。它构建了传统军事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导引了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基本趋向。像先秦诸子百家的许多经典著作一样,它所开启的许多军事课题,成为后人军事思维的思想矿床,可以持续深入开采。《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囊括了战争指导原则、军队建设原理和军事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长期发展的基础。从中国历代军事著作的撰写刊印情况看,从历代兵学家的思想状况和发展轨迹来看,总体上可以说是“祖述孙子”,没有脱离孙子所建构的兵学理论思想框架,他们或者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战争手段的进步来补充,使之更加完善;或者结合实际运用,进行阐发,使之更加具体;或者根据认识水平的提高,改铸一些旧的范畴,使之更加合理充实。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对军事思维、军事著述、军事学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部名著。据专家统计,孙武子身后,在古代兵书中,直接为《孙子兵法》校勘、注释、阐发、考证、辑佚和进行研究的著作共有三一二部,历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仅留下姓名的就有二三七家。
第三,《孙子兵法》是历代军事人才的兵学教本。源远流长的孙子兵学发展史与历代兵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或者是孙子兵学的热心传人,或者是孙子思想的执着实践者,或者是孙子兵学乳汁哺育下成长的叱咤风云的将帅。
笔者在写作《孙子兵学大辞典·兵家承继》卷时,曾经个案分析了孙子以降百余位军事家。他们起于战国,终于民国,时间长久,代代相承。这些军事家尽管生活于不同时代,所指导的战争也类型有别,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历史也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孙子兵学有学习,有运用,有继承,有取舍,有发展。可以说,孙子兵学是中国历代军事人才的兵学教本。即使那些马上征战案头无书的兵家,也不能说他们的战绩与孙子兵学毫无关系。翻开史册,有些军事家的传记里面,确实没有只言片语与《孙子兵法》有联系,至少字面上是这样。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他们的生平,分析他们的战争经历,就会发现:他们的行为许多“暗合”孙子思想。这种“暗合”可以说明三点:一是《孙子兵法》一书阐述的一些战争指导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等,都是规律性的反映,是不受时间和地域局限的客观真理:二是反映军事行动客观真理的兵书,它的流传不仅仅体现在书本上,它已经化作思想血脉,“遗传”于后代思想的深层意识之中,变成支配他们行动的内在理念;三是后代兵家军事实践与《孙子兵法》思想传统的“暗合”,并不是军事历史现象的简单重合,而是共同对军事斗争规律把握的精神契合,不是为孙子思想找到了又一个例证,而是使孙子思想适应新需求而得到活力的新鲜血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