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古诗文阅读教学对第四学段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这一目标表述,除了继续强调诵读要求外,对文言文阅读也提出要求 ,即难易度定在“浅易”,目标定在“理解基本内容”。而古诗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什么是“浅易”?一般是指语言文字的障碍较少而显得较为浅近,结构层次简单而篇幅较短,典故较少而阅读时无须借助丰富的文化积累,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易于理解,如常被选为课文的陶渊明《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周敦颐《爱莲说》等,都属于浅易的文言文。

“理解基本内容”,就是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够知道文章表达了什么意思,比如写了一件什么事,描写了一个(或几个)什么人,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仅此而已,无须作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例如,《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平等、安宁的美好社会,《三峡》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四时景色,《爱莲说》歌颂了莲花君子一样的高洁品格。
古诗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文言语感,加强语言和文化的积累。古诗文中的精彩句段、格言警句、成语典故、优美意境、人物故事等,还有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激活和运用,这些都可融进学生的语文生活,使其欣赏品位有所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