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爷“讲古”的画面,时常出现在童年回忆的印记里,试想着能用文字记录“一位海老人”的故事……
弯弯的月眉儿刚钩上米兰树的枝桠时,稀稀落落的小星星便也散落在寂静的苍穹。此时,蟋蟀和其他叫不出名的昆虫们窸窸窣窣的叫声、伴随间歇蛙鸣声,从大巷墙根底下四处窜钻了出来。
铜山古城里两条主道大街,顶街与下街平衡排列,连接顶下两条街道有一大巷,清朝许姓长辈许睿、许祖熙荣膺“父子明经”(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以经义取士谓之明经。到明清时代,明经便作为贡生的别称),获立石旗杆耀祖,大巷从此俗称“旗杆巷”。大巷长约60米,宽,也就是2丈左右,之所以称大巷,在于其巷道的光滑和规整。巷口沿顶街落往下街贯通,分三级每级两个台阶形成巷埕。
中埕最为平坦光滑,缘于许氏厝居在此,庭宇门楼两进,天井由长方形石条铺设,庭前崁下是洗浣处,右边有石栏水井,左厢房厨膳。大厝如今原貌仍清晰可见。大厝门楼屋顶筑有古城里最常见的燕尾脊,拾阶入门,右侧石砌长方花台,一棵秋兰(米兰)根屈出墙,枝桠攀伸漫展,茂叶把垂莲檐下的石磨台遮蔽着。
早年,大巷更是周邻孩童们聚集游乐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敲梭儿”、“相银角仔”、“弹老虎崆”、“掟藤牌饼”、“牵狗仔”、“㨙术”、“跳绳”、“撚橄榄籽”、“驶箍”、“走相掠”、“踮相揣”、“相偃”(摔跤)……嬉戏滚爬,玩乐的游戏活动五花八门。
傍晚时起,大巷便逐渐停歇了白天的人来人往,脱离了喧嚣。你也许会问,不是讲“讲古”的事吗?拖泥带水啰嗦些啥呢?见谅啊,这不告诉大家,童年时起我就是大巷里谑戏玩乐孩子中的一员,夸夸自己的祖居地呢。
好吧,言归正传,主角中爷来了。
中爷短促的咳嗽声,便在此时准时响起,这,就是信号,听中爷讲古的信号!小伙伴们火急火燎的丢下饭碗,全然不顾身后娘亲大人急切的呼叫、责叱,因为心和魂都被中爷那混重的咳嗽声给勾走了。
七十左右岁的中爷,身材高大,笔挺硬朗,锃亮的光头,皮肤黠黑。孩子们喜欢环绕在中爷周遭,缘于他有满腹讲不完的“古”(故事)。夏季寂静的夜晚,中爷手持一把鸡毛扇子,随手轻轻挥一挥,故事里面便有散发着亮光蜕壳的蝉……有羽毛五彩斑斓的野鸡和金凤凰……也有金戈铁马冲锋陷阵、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激情飞扬……还有郎才女貌凄美的姻缘故事。
流传于大闽南的《邱蒙舍[sia`]放大炮》故事是孩子们最喜爱听的“古”,百听不厌。其故事主要讲述一位叫邱蒙的落魄“阿舍”,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大庭广众下“套路”作弄当权者,让财主老爷们吃哑巴亏的情节;从另一侧面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人诚实原则,要脚踏实地,守本分。同时也不能当游手好闲“捙大炮”的阿舍囝。(注:阿舍。民间方言指做官的和有钱人的子弟,有文化但不务正业,游离于社会各层,统称叫“舍”,意思为公子、少爷,多含贬义之意,因为旧时所谓公子阿舍,泛指败家子、浪荡子)。
中爷的“古”源源不断,张口即来。记得老人讲“白贼的故事”(白贼,乡腔语意:说谎),说有一个贼偷行窃过程不小心掉入装盛面粉的大桶,大白面粉灰头盖脸,在大桶成了“瓮中之鳖”被人们捉拿了,押报官府时就说抓了个“白贼”……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民间奇人假扮云游和尚,上门捉弄相爷,以乡音腔调请相爷代书家信,最终致使相爷羞愧难当,自愿拆下府宅门楼所书匾额“天下第一家”的故事,教诲孩子们为人要谦虚不张扬、学无止境……讲古城南门瓮守城的更夫“十忍自醒”,但仅“三忍”便不忍的隐晦警醒故事……讲古城东南澳岬尾“破风白”、仙人吕洞宾施法斗阵“狮咬剑”的神话传奇……讲泉州府陈三与潮州府五娘磨镜奇缘的爱情故事……讲“仨人共五目,长短跤无话”,诙谐的媒婆给“残疾异相人”牵婚促对的谚语故事……
当然印象中较深刻的有,中爷讲古城里人怣汉宗(孙汉宗)捡抾“字纸”的往事秩闻,敦敦教育正在读书受教育的孩子们,通过实际事例,启迪人们尊重传统文化,从小起必须秉承敬纸惜字的良好美德。
讲古,贯口常常用“想知……到底如何呢?……请待下回细细分解”做为故事情节转换的间歇,暂且告一段落。因此也特别讲究在讲古的过程中,听众需要认真用眼神和表情与说古者交流。而且还要遵守讲古期间不能够插话和提问,这视为规矩。否则会被认为是“打折古柄”(干扰了讲古人思维的连贯),犯了讲古人的忌讳。这时候也就特别能体现“细汉囡仔有耳崆没喙”古训的规矩沿承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直至今日,对于讲古,也有称“讲冇古”的专属乡音叫法,尚且搞不清,倒底是“讲古拆字数”呢,或者“讲古拆吕宋”呢?
当然中爷的“古”,在那时同样离不开灵异的内容情节。老人一般会在每轮次结束前连带穿插讲一讲类似的内容,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散场回家。老人家讲海岛人半夜赶小海时所遇到的鬼怪离奇故事,例如鬼吹灯、躼跤鬼、鬖毛鬼(高个长腿的鬼、披头散发的鬼)的故事,惊悚的情节绘声绘色,吓得孩子们浑身起鸡皮疙瘩。就这样,在中爷哈哈大笑声中,小伙伴们作鸟兽散,心惊胆战,急忙狂奔回家为妙。
因为聆听中爷讲古,屡屡忘了回家时间,那时候周边邻居小孩们经常受到家里大人的责骂,其实骂得一点都没错。但小孩子们均属于俗语所侃的“又惊又好又要放炮”的状态,中爷讲到跌宕起伏的精采处,那小心脏一惊一乍的紧张感,总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这不,到了第二天夜晚,小伙伴们依然会准时聚集起来,围簇在中爷身边,扯衣摇腿,央求他老人家继续开讲。这时的中爷往往轻轻摇头,脸上露出“峇微仔笑”,同时表现出一副不忍的神态,在孩子们再三央请下,这才挺直腰板,先咳嗽两声清清嗓子,摆好架势,即便开声:“阮讲古早时啊”……
一直记得中爷有个陶瓷材质的漱牙或当茶缸用的杯子,讲古之前捧捀在中爷手里,从不离身。我们叫它“齿觳仔”(齿摃),但乡音称为“起讲”。每当中爷把它往石阶上轻轻一顿,便如同专业说书醒木如出一辙,拍的一声:“开讲”[khai-kang️️2]!
精彩故事即刻开始……
中爷讲古,讲的是民间故事。长大后慢慢体会到,原来中爷的“古”,所讲的载体形式丰富多样,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有才子佳人,民间寓言;幻想故事,动物故事。更有海岛的谚语俗语,民俗禁忌,富有深意。
中爷原名蔡庆忠,祖籍漳浦人氏,蔡新蔡相爷后裔。中爷一生耕海,性情温和,但不怒自威,待小辈一视同仁和蔼可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无疾仙逝,享95寿,儿孙满堂。
“讲古”,是家乡古城代代相传、久远的口头文学形式,它承载着地方文化与民间文学的聚合和传播,凝聚着海岛人的智慧、思想和情操。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在古城地区,很多行业成立了老人协会,遍布如“南门庙仔”“桁仔社边”“下跤庙仔”“行宫”“前后街”等等临街闲居,其活动场所人们统称之为“老翁仔班”,离退休老人们三五成群汇聚在一起,悠闲的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它异于以前人们俗称的“鸦片间仔(聊天场所)”。(这里的“鸦片”字意具存有“骗”的含义,潜意为抽烟砍大山、杜撰胡扯乱侃的意思)。
“老翁仔班”的老人们经常将他们自己的过往经历,或者所见所闻的往事,通过“古”的形式讲述给其他人听。记得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基于工作性质有方言学习需求的目的,每到休息的日子,便急着前往“老翁仔班”“蹭”古听,一些乡腔的古白话听起来特别有味道也十分受益。当时有人认为年轻人到“老翁仔班”呆着是在浪费时光,但自己内心实在不予认同这样的说法。听老人们讲古,讲的是一种传承,很多故事往往会给人以启迪感悟,老人们道世事论是非,用乡音腔调娓娓叙来,特别的接地气,说者激情飞扬听者会心一笑,各取所需极具受用。
后来家里有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可惜信号不太好,台位接收时常声音断断续续的。中午时分,调整中波频道,即可以收听大海对面“宝岛电台”的卖药“讲古”频道内容,信号却特别好,声音也清晰,什么《三侠五义》《说岳》《小五义》《方世玉》等等应有尽有……闽南语腔调相似亲和随意。唯一问题便往往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时,只听说古人操一口台式闽南腔:“欲知此夺命拳捣出,往少年英雄的‘顶腹盖’闩来,毋知少英雄能否接住,性命是否无忧,诸位客官稍候片刻,且听下回我会来佮你细细分解”……让人欲罢不能。
讲古者口中所讲的“顶腹盖”或者“顶八卦”,不知到底是指人身上的哪个部位呢?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急匆匆的请教于老辈,方得知是指胸部正中的“心肚碗”,也就是“胸坎”(胸口处),这才释然。午间时分人疲困肫,在为故事中主人翁后续的命运担扰纠结中,而渐渐的入眠……
后来,家搬离古城大巷。一直到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微型调频三波段收音机。那一年,恰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一台)热播王刚主讲的“长篇说书”《夜幕下的哈尔滨》。这才知道了,小说连载说的“古”,原来还可以这样演绎的,长长一段时间听得如痴如醉。
多少年过去了,深深地理解“传承”的重要意义,大闽南有句俗话说得好:
“老人毋讲古,少年毋捌宝”
(老辈人不讲古往今来的故事,年轻人是不懂得这是个宝贝的)。直白的说明老一辈人,都拥有年轻人所未知的经验和知识呀。
现在有一个新词,时不时出现在文章或人们口中常说到的,叫“撸起袖子”。我不懂得如何利用家乡方言,能够把这句话表述得更顺当和达意些,左思右想,终不得解。思绪在纠结晃荡中悠悠入眠……梦中请教于老人,中爷一如既往的微微一笑:“就用‘撆手䘼仔’好了”。
哈哈,这就把句意传达给诸位看官了: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手䘼仔撆起來捙拼”!也或“撆手䘼仔來拍翸了”!
2018/10/15(重阳节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