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也就是说,词句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各种形式来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借助文中插图帮助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几乎篇篇课文都有插图,几个字、词都配画。插图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教学中处理好上,也为掌握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学古诗《村居》时,图画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诗语言很凝练,学生很难理解。他们会把“草长(zhǎng)”读成“草长(cháng)”, “拂堤”“春烟”“纸鸢”,他们都会理解得一塌糊涂。如让学生从图中去发现,去感悟,诗意就能明白个大概。在教师的引导下,“草长”“莺飞”“杨柳”“春烟”“儿童”“纸鸢”会在图上一目了然。
再如教学《比一比》,导入新课的农家乐园图,在学韵文时,也起到了理解韵文的作用。如“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在挂图中,学生不仅能认识“黄牛、猫、杏子、桃”,也能理解“头”和“只”,头用在较大的动物身上,而“只”是用在较小的动物身上,“堆”和“个”则分别用于“多”和“少”的情况下。在画面上,这些知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便会领悟,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借助插图,激发想象能力
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情节、逼真的形象都在丰富的色彩下跃然于纸上,老师可恰当运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如教学《夏夜多美》时,文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水塘,静静的水塘里有睡莲、小蚂蚁、青蛙、水草、莲蓬,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夏夜多美”。除了有这些景色,你还能想到夏天的夜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由这个画面学会想到水塘周围与之相关的事物,如:四周有绿色的草地,有密密的树林,有小昆虫在唱歌,有星星在眨眼睛,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课文结尾也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的是小蜻蜓和萤火虫将小蚂蚁送回了花坛,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蚂蚁,会说些什么呢?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助我,我连命都没有了。”有的学生学蚂蚁的爸爸妈妈,说:“真的太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还有的学生说:“请您转告睡莲姑姑,我谢谢她。”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从水塘到花坛会有多远的路,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会经过哪些地方,学生大胆想象,纷纷发言,有的说会经过弯弯的小路,有的说会经过游乐场,有的说会经过小亭子。 两幅图画与文本有机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让学生张开自由的翅膀,发挥丰富的想象。图画引发想象,不仅开启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发掘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趣,让学生的思维活了起来。
4.凭借插图突破难点
课文中的插图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作者在编著时是有着深意的。例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的表情和表现,结合文章叙述的内容,把司马光遇事沉着果断的性格很好地体会出来。例如《小马过河》一文中有两幅插图。课文的难点是对“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这句话的理解。为什么小马会有这种感觉?是老牛、松鼠在骗他吗?显然不是。这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就显而易见了。因为老牛的个子比小马高大,而松鼠的个子要矮小的多。这样插图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难点迎刃而解。
(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