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并有着尽力而为的上佳表现。唯有真正的内心感召或自主动机才能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而与动机有关的科学研究则清楚地表明,它们都由胜任感或自主感发展而来。自主感的重要性部分要归因于一个普遍原则:你不该逼着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强迫儿童接受特定的想法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企图,很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这让孩子变得极度紧张,还可能进一步破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从动机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年轻人群中的“丧”或“失败主义”文化,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某个个体不觉得是在靠自己来驱使行为,那就会产生挥之不去的淡漠感。人类的大脑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连接起来的:我们会抵制那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企图,而渴望自主感,后者对自我动机的真正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自主感有助于领导力的提升。
我们希望你能明白,你其实更应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顾问,而不是他的老板或经理人。我们会努力让你了解,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说“你来定”,以及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智慧。我们会提供一些好点子,能让你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内部动机。
第1章 天底下最让人紧张的事
在培养和维持健康的控制感方面,有四个主要的大脑系统与之相关,分别是:执行控制系统、压力反应系统、动机系统和静息状态系统。
第2章 “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顾问型父母
但是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归宿。对于在学校或生活中其他地方遭遇压力的儿童,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他们即便身处困境之中,也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
我们鼓励家长教育孩子,告诉他们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同样也希望父母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自己真正喜欢的运动方式。我们建议家长这么说:“在咱们家里,每个人都要做一点积极向上的事情。咱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点不同的东西,来,我们找出适合你的新尝试!”我们同样也支持父母在孩子尚幼时就预约足球、儿童棒球、体操或游泳的课程,只要孩子真的把兴趣投入进来。
针对这类孩子的情况,我们建议执行如下家庭准则: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做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并鼓励孩子去探索大多数其他孩子都不参与的个人体育运动,比如击剑,这可以让孩子掌握某种大多数同龄人都不具备的优势技能。除此之外,我们还比较建议游泳、攀岩、马术和武术——所有这些项目都可以通过练习让孩子愈发精进,而且这类项目的大部分比赛都需要孩子全力以赴,拿出个人的最佳状态。
第3章 “这事听你的”:能自己做主的孩子
最后,“这事听你的”并不是一种操纵孩子的套路,或取巧地让孩子误以为自己说了算,而实际上他们的决定其实是父母的决定。要做就做诚实的父母——亲子间的信任就是这么来的。你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真心尊重他们。与此同时,如果你要培养出孩子的自主能力,就必须真正一点一滴地让他们有更多的控制感。
在管理自己的压力和战胜自身的挑战方面,孩子获得的经验越多,他们的前额皮质就越能调节好他们的杏仁核。
第5章 内驱力: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什么东西吸引着我们
了解动机如何在大脑和身体中运作,对你了解自家孩子大有裨益。好消息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对如何“制造”动机已经达成了一致,甚至还能就此提供一个“配方”。以下是其主要成分:
·正确的心态
·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
·处于最佳水平的多巴胺
·心流 以上这些原料,均产自你自己的心智
德西和莱恩已经开发出在心理学中广受支持的一个理论,即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而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类基本需求:
·自主需求
·胜任需求
·归属需求
他们认为,在培养内在动机的三要素中,自主需求是最重要的,那咱们就先谈它。
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时,会进入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但并不会感到有压力。一旦你处于心流状态,大脑中某些神经化学物质(包括多巴胺在内)的水平就会激增。而这些神经化学物质就像大脑的强化剂,在心流状态中,你的思路更敏捷,处理信息也更迅速。
而依托于拉森的研究成果,神经科学界的泰斗玛丽安·戴蒙德(Marian Diamond)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孩子沉浸在最喜欢的游戏中时,他们会高兴得忘记所有烦恼。而伴随这些感受而来的强烈内在动机,能够指导与强化他们去努力、学习和追求成就,这种影响也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实现。”
如果你孩子亲笔把自己的目标写了下来,那就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提醒:这是他的目标,而非你的目标。[1]把目标写下来,也有助于人们更多地让前额皮质参与操作,而非仅仅把目标当作一种对即时需求或压力做出的简单反馈。写下目标,也是提醒我们即将要打一场持久战。
今晚怎么做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支持自主性,支持自主性,支持自主性。
·探索孩子究竟对什么事情有内在动机。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可以通过询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事后会感到“真的很开心”。
·跟孩子谈谈,在生活中,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喜欢做些什么?他们觉得自己擅长什么?如果他们出于某个原因来到世上,那这个原因又可能是什么?
·帮助你的孩子表达目标并写下来。
·给孩子提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能激发他们在任何活动上都能产生心流。
·在困难面前引导并塑造孩子对挑战与坚持的热爱。赋予年幼的孩子更加积极的动机品质(例如说“我就知道你不会放弃”)。 ·教你的孩子别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如果他们专注于外部反馈,请考虑一下偶尔这么表达:“每个人在某件事上能取得成功,还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积极反馈,并为此感觉非常良好,这完全正常。
第8章 把控制感带进学校
神经科学家喜欢说:“神经元彼此互联,共同激活。”那些经过我们反复努力、深刻进行的思考,更容易在大脑中留下痕迹。
第9章 全天候在线:驯服技术的野兽
第10章 锻炼大脑与身体
心智对比的第一步,是让孩子设定他自己的目标。
第二步是鼓励你的孩子就他所希望产生的结果,写下几个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应该瞻前顾后,而要随心所欲地写下任何想到的东西。
第三步是让你的孩子考虑一下,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哪些内在障碍。
运动还会刺激BDNF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这被认为是大脑的“肥料”,因为它对大脑的生长和将神经细胞连接在一起这两件事都很重要。运动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葡萄糖和氧气,这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还能促进脑细胞的生长。简而言之,人们经常说运动比思考更有助于产生清晰的思路,其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刺激和加强前额皮质的控制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