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
1、精心打造语文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2、有效分组,分层管理。全班以科代表为中心,四个大组长,若干个小组长,每个小组内四名成员。
3、语文活动多样化。课前三分钟演讲,课前三分钟诵读,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等。
思考:为学语文而活动,知识碎片化,阅读量不够。
我的班主任工作:
常规安排,偶尔的主题班会。
思考:大多一言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
如何把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融合?
我的打算:
第一,班级设置读书角――入班即静,入班即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农村孩子的,阅读量不够,写作困难,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很难,挫伤了阅读的积极性。家长的认识也不到位,愿意给孩子买吃的穿的,买手机,但是不舍得买阅读书籍。
班级图书角,每个老师和学生每学期捐赠一本有价值的书,让学生的阅读成了有源之水。学生入班就手捧书本,而不是打闹。既增加了阅读量,又达到班级管理的目的。
注意:1、图书内容多样,激发阅读兴趣。
2、老师严把图书质量关,要内容积极健康。
3、善于阅读,乐于写作。写是读的呈现。
4、老师更应该多读,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
第二,语文活动多样化――鼓励教育,增加自信。“我来说名著”“名著推荐”等,班会课最好学生主持,针对班级出现的现象,学生轮流发言,多鼓励,让学生善于表达,增加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三,班级自制,班级约定。
第四,有效分组,语文课的活动小组,也运用到班级管理上。小组任何一个成员的表现,牵动着其他成员的奖励和惩罚,这样大家就比较积极主动,形成了积极上进的良好班风。
孜求新知,知不足而更弦辙。学习永远在路上。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
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
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
我们老师的工作如此。我们班主任的工作也如此。
相信今天的努力,不久的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层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