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生活在别人羡慕的家庭,然而,我却从未觉得快乐过。
爸妈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在银行工作,妈妈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在小县城虽然不是豪门,却备受人们的尊敬。
姐姐和弟弟很争气,他们遗传了爸爸的数学天赋,得到了妈妈语言的真传,考个年级第二对他们太有挑战性了,因为找出超越他们的人太难了。
我,老二。就是大家口中说的“倒霉孩子”,父母的好基因在我身上完全不起作用。
每次考试,姐姐和弟弟总是拿着满分的试卷,而我,拼劲了全力去学习,生拼硬凑的成绩超不过80分。
父母在我身上花的心思,较之姐弟之和,还要一倍。然而,并没有效果。
后来,父母放弃了,因为在我身上的失望总能在姐弟身上找到莫大的安慰。
而我却找不到安慰自己的理由,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没多久,我抑郁了。

大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和我一样身患忧郁症的人。
她是我的舍友,忧郁症甚于我。
顺便介绍一下我们俩的大学,是一所二流的正规学校。
她的爸妈是大学教授,有一个大一岁的哥哥,当年的高考省状元。
她的爸妈很开明,并未给她任何的压力,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是全日制的正规本科就可以。
爸妈的无要求和哥哥的优秀,刺激了她最敏感的神经。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她只希望自己和哥哥的差距不要这么的大。
学习,真的是一件玄妙的事情,有些人,就是毫不费力的考出好成绩;有些人,就是天天开夜车都追赶不上。学习,或许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件有天赋的事情。
第一次高考,爸妈的最低要求都没有达到。
第二次高考,勉勉强强的进了我们这所学校,她准备再复读,可是怕,丢人丢的更大……
她对自己都叹气了,慢慢的就抑郁了。


我们琢磨着,我们的父母可能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
我俩仿佛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同病相怜。
这种“病”根在心里,心理老师告诉我们俩。
不要试图拿自己的努力去对抗别人的天赋,你得先承认,有些人就是天赋异禀,就是有先天优势。
你的努力只是用来证明自己,差点没有关系,在属于自己专属领域的跑道上超越别人。
“自己的专属跑道上”,我们俩开始互相监督治疗。
我们不再自怨自艾,不再垂影自怜,开始认真的审视自己。即便我们努力了也比不上他们的优秀,那有怎么样?至少,我们在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是吗?
大二的时候,我拿到的省演讲比赛的第一名;她夺取两届校园舞蹈大赛冠军。
我们创办了“徒步旅行”社团,成为当时学校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
我们越来越敢于放开自己、表达自己,接受着大家对我们的赞誉,我们也越来越自信。
抑郁的雾霾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被吞噬掉了,我们的天空明媚起来了。
我们的“病”不药而愈了。
这所大学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在大学里治好了我们的“病”。

我们不再和别人比较,而是认真的和自己较真。
Don't bother just to be better than your contemporaries or predecessors. Try to be better than yourself.——William Faulkner
别自寻烦恼的只想比你同时代的人或是先辈们出色,试着比你自己更出色吧【威廉姆斯·福克纳】
我们仍然没有我们的家人优秀,但是我们比之前的自己更优秀了。
我们慢慢的变成让自己喜欢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