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来处

作者: 安祥之音 | 来源:发表于2023-03-13 09:39 被阅读0次

:圆证菩提者对法相分别的能力,是学而后知呢?或是借用该时代的语言以表白心迹而已?

:“学而后知”跟“不学而后知”,很难讲。你看,佛陀学了外道六师的法,尔后又批判外道六师。佛的十二因缘法,乃至于《金刚经》所讲的那些话,都不是学来的,都是悟境。悟境是什么?就是内在的经验,又叫内明,佛学又叫内明学。弥勒住的地方叫弥勒内院,都是自己心里明白,叫心知肚明。平常不太懂,悟了以后就懂了;以前记得很多,不晓得什么意思,悟了以后,就了解是什么意思,很亲切,很真实。

所以分别诸“法”相,这个“法”,他不是有意识去分别,而是自然的反应。比方说佛没有用望远镜,他没有电子望远镜,他怎么知道有恒河沙数世界呢?佛也没有电子显微镜,怎么知道一杯水有八万四千个虫呢?那都不是学来的。六祖大师,一个字不认识,既没有出家,还是一个香火道人,更没有受戒,五祖为什么把法传给他?五祖伟大啊!如果把法传给高考及格的神秀,那么佛法就变成一种学问,变成佛学了;如果传给惠明,就会跟最古老的印度教(婆罗门教)一样,最古老的婆罗门教讲究排场、讲究仪式,因为惠明是个General(将军),是将军退伍的。五祖偏偏传给一个不认识字、讲话不清楚的獦獠,而且他既没有出家、没有剃度,又是个文盲的俗人,所以说这都不是学来的。而六祖不认识字,别人在念经,他一听就懂,他若是不懂,为什么跑到黄梅去参礼五祖呢?因为他听了《金刚经》,心开了,他听得懂,明白,有味道,有道理,充满法喜,他这才到黄梅,要去学法。

法,若说不是学来的,那不是事实;若说不学就不知道,那也不是事实。这叫做内明 —— 心知肚明,他明白。如果说他没有领悟,即使读了万卷经书,他还是担板汉。什么叫担板汉?不能活用,所以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 摘自《耕云解惑录》

相关文章

  • 西藏行记(一)

    高山矮寺相竞白, 夜街长头叩如来。 野驴亦怀菩提意, 人心缘何红尘埋。 来处归途本一体, 欲说佛法泪沾怀。

  • 来处

    天有些阴郁 没有渐次的云的浪漫 耳畔的音乐凸显着无尽的画面 那儿有鲜花有山水有爱人和可爱的狗 而我怀疑我的眼睛 触...

  • 来处

  • 来处

    终于我懂你要有人陪你要有柴米油盐的生活你要刀锋割开肥腻的肉再用刀背拍碎整条黄瓜 终于你才能写出一首情诗让千人景仰再...

  • 来处

    每当夜风吹过窗户,帘子哗哗声总能让王决想起,奶奶在耳边讲述爷爷来历的情景。 奶奶的讲述里,江西九江有个新港镇,这一...

  • 来处

    在生命的某个角落,总是不经意地藏着我们的来处! 来路悠悠漫漫,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该拐弯了;有时, 路的...

  • 来处

    我们从遥远的未知之地 通过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

  • 来处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爸是一个卖菜的。 每次我一说起来,他总是故作高深地告诉我:“是大棚种植!我有营业执照的!注册资...

  • 来处

    出来工作马上满五年了,满打满算的五年,经历的,都已经成为过去式,收获的,只有自己明白。 无论有多远,家永远都是自己...

  • 来处

    文/子涯 长大了的鸟儿, 学会了飞翔后, 张开翅膀飞向了远方。 一开始在鸟巢附近, 后来在森林的附近, 后来越飞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的来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cn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