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就出牙的我,很多年来,叛逆的时候总是会被老妈说忤逆,从来对情感多少是有点淡漠的。从小关注自我学习和学业,可能多少还是自私了一些。大学,假期不着家,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旅行,对父母,对长辈多多少少还是有所亏欠的。我是个情绪化的人,虽然,身边的朋友,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觉得我是文静靠谱的那种类型,可是我自己清楚,只有在父母面前,很多情绪才能真实地表现,自认为他们并没有表现地很爱我。可是,终归是我错了。工作之后,愈发忙碌了起来,却也变得愈发稳重了起来。原来,父母、长辈还是需要花费时间好好陪伴的。
1.
母亲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有的时候,其实我的情绪化还是很严重的,可她还是默默地包容着我。有人说,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不然到最后,剩下的只会是无穷无尽的冲突与争吵。初回家住时,我也是这么感觉的,好像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被嫌弃的。懒一点了,不懂事一点了,她都能在你耳边絮絮叨叨一阵子。每天上班回家,其实疲惫得,已经不想说话了。夜深的时候,母亲总是会默默地推开了我的门,然后交代一句早点休息,几次想说又欲言又止的样子,其实,也许她只是需要有个人陪她说说话而已,我自是心知肚明的。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疲惫,因为白天说了太多的话,总是草草敷衍,或是将她推开,可是日子久了,也开始渐渐明白,更年期了,她更脆弱,更寂寞而已。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如果没有人陪她说话,大概会疯吧。后来,慢慢的,我也开始学着适应,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与她分享一下单位的趣事。妇女节、情人节,也学着花费自己仅有的工资,买点小礼物哄她开心。其实,生活中都没有人这么对我。身边的朋友们都说我男友力Max,只是还单着。花点时间陪陪父母长辈吧,也许无数个日夜,他们欲言又止,落寞地转身离开,独自寂寞。
2.
记忆里的父亲总是严肃, 严苛到不近人情。总是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的爱总是跟大山一样的深沉。我爹是个怎样的人呢,大概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吧,但是我跟我爹是很相近的人,性格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是年龄到了,每天也越发变得多愁善感了起来,那天我爹出去喝酒,我每天都会健身到很晚回家,我爹总是会在晚上给我准备一些吃的。那天,他应该是喝醉了的,可是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爹居然在厨房昏黄的灯光下烧开水,准备给我下馄饨。女人总是感性了一些。昏暗的灯光下,他年过半百的背影也越发佝偻了起来。浑身酒气,却不忘记给我准备宵夜,我看着他,心里顿时说不出话来。上周的时候,陪我爹去了鼋头渚,江南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地方,太湖很大,鼋头渚的一草一木都跟我爹的家乡很相似,他总是兴致勃勃地给我回忆他童年的故事,如何下太湖游泳,摸螺蛳。眉目间,闪烁着兴奋。我就默默地听着,不加评论与反驳,虽然我平时说话带刺,虽然我对他回忆里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可我依旧默默听着。匀出这一点点时间陪伴他。从他的神情和言语中,我知道,他是满足的。花点时间陪陪长辈吧,他们其实已经期待了很久,他们也会因为你的一点小小的耐心而感到满足。
3.
我的外祖父,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待我们这一群外孙女自是很好的,不会因为性别而区别对待。外祖父自是对我极好的,我还记得凌晨三点起床,坐在他自行车的横杠上陪他去卖菜,还依稀记得排大蒜的时候,他会给我一张小板凳,让我累的时候休息一下,还有那些他赶早去给我们买豆腐,做豆花的场景。农村城市化进程让大家都住进了居民楼,后来的日子便远离了外婆家。小学、初中、高中,然后外出求学,见到他们的日子也便少了。可他从来没有直白地表达过情绪,总是在我回家时候给我准备一桌好菜。老人们总是习惯记住孩子们的喜好,于是某天,我多夹了一筷子笋干烧肉,于是之后的日子里,每次都会有笋干烧肉。今儿休息,给家里打了电话,说我要回家吃饭,外祖父居然破天荒地冒出了一句,外公想你了。老人活了七十几年,我活了二十几年,却是第一次听他这样说。甚是感动,恰逢清明,想起一些故人,又愈发伤感了。多花点时间陪陪老人吧,家人,也许只能陪我们走一段。
从小自认为自己情感淡漠,可是年纪越大就越发伤感,还是,多花点时间,陪陪长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