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前的话,是通读完这一章几次,都无法下笔:
- 一是作者的批判主要针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凯恩斯主义已经不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方向;
- 二是作者颇有爱之深、恨之切的感情在其中,所以要不断分辨文中的感情与思辨成分;以及
- 也要分辨作者的自吹和事实(哈哈)
还好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与沉淀,有了一些记笔记的思路,不需要开天窗了。
本章名为“宏观分析的失误” —— 先看什么是宏观分析吧。
宏观经济学,按照有名众包的定义:
Macroeconomics (from the Greek prefix makro- meaning "large" + economics) is a branch of economics dealing with the performance, structure, behavior, and decision-making of an economy as a whole. For example, using interest rates, taxes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to regulate an economy’s growth and stability. This includes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economies.
Macroeconomists study topics such as GDP, unemployment rates, national income, price indices, output, consumption, unemployment, inflation, saving, investment, energy,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和微观的区别是什么呢?
Microeconomics (from Greek prefix mikro- meaning "small" + economics) is a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studies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and firms in making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allocation of scarce resources and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individuals and firms.
One goal of microeconomics is to analyze the market mechanisms that establish relative prices among goods and services and allocate limited resources among alternative uses. Microeconomics shows conditions under which free markets lead to desirable allocations. It also analyzes market failure, where markets fail to produce efficient results.
While microeconomics focuses on firms and individuals, macro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sum total of economic activity, dealing with the issues of growth,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and with national policies relating to these issues. Microeconomics also deals with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ies (such as changing taxation levels) on microeconomic behavior and thus on the aforementioned aspects of the economy.[4] Particularly in the wake of the Lucas critique, much of modern macroeconomic theories has been built upon microfoundations—i.e. based upon basic assumptions about micro-level behavior.
所以,从定义的角度来看,两者处理的对象不同,而且近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也是在努力地:
built upon microfoundations—i.e. based upon basic assumptions about micro-level behavior.
那么,作者对于宏观微观,是如何定义的?
微观是指价格理论,别无其他。
传统上,价格理论分析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其广阔度通常止于市场。
而宏观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经济学的历史了:
200多年前起自斯密的传统,资源使用属微观,收入分配属宏观,但他没有用上这些术语。
对应于斯密的国富论,就是前两章属于微观,后面多属于宏观及国际贸易的结合了。
随后的发展,是大萧条带来了不一样的宏观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的发展,来对应社会切实的问题啊:
起自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不是指国家或人口的广阔度,而是着重于传统微观分析少注意的项目,例如国民收入、政府债务、调控政策、失业话题等。
凯恩斯重视失业与经济不景,宏观的范畴改变了。货币问题与商业周期的分析一般落在宏观的范围。
可以看出,作者的解读和众包辞海的划分基本一致。
那作者对于此种分类的看法呢?
我不同意经济学,有微观与宏观之分。
作者为什么不同意?这里就不得不说新制度经济学了,而且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原初版本”,不是落到微观范畴的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从局限转变的角度看世事——我是这样看——其分析牵涉到的局限变化远超传统的微观与宏观分析,原则上这发展可以圆满地处理这二“观”有所不逮的话题。
可惜当年持有这看法的行内朋友不多,而后来还坚持下去的只有几个。
我的理解:
- 这是方法论上的打通;
- 通过方法论的打通,也是要达到给宏观“建立微观基础”的效果。
而作者自己坚持下去了:
我自己坚持的路向是清楚明确的,可惜不易走:真实世界的局限,要调查的深入。
因此研究范围上,是“真实世界”,不区分微观宏观:
范畴也清楚:理论主要是需求定律,把所有的局限转变阐释为价格或代价的转变,把所有约束竞争行为的安排处理为合约安排,这样无论宏观微观货币关政治法律观的话题,皆可通过这范畴作分析。
而这种方法上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呢?
局限转变是真实世界的事,要有充分的掌握;需求定律要运用的老到。因为局限转变可以分为价格或代价转变,这范畴价格理论。
不容易,局限转变的掌握往往是艰巨工程。
其实作者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批判,主要是指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批判:
凯恩斯——尤其是凯恩斯学派——对世事的解释力弱不是我首先提出的。
那么宏观经济学家们就没有过反思吗?
上世纪60年代不少学者注意到。
为什么是上世纪60年代呢?这里先记下一笔。
怎么破?
他们要发展“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没有大成,可能因为“微观基础”掌握不足,局限的转变坐在办公室中不容易猜中;需求定律不是简单的学问。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分析,实际是针对传统的凯恩斯学派的分析;按照作者的话来说:
让我分点说说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不足处吧。是当年的“宏观”,我没有跟进后来的发展。
后续笔记中,将对照作者的解读、凯恩斯著作原文及时代背景,各种角度来看看作者所谓“失误”的含意。
题外话,要重视真实世界,而且要重视真实世界的局限,《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中的“水和石头论”,阐述方式同样精彩:
所谓“水”,指的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而“石头”则是市场运行面临的约束条件。理想状况下的市场经济就像水一样灵活,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但这种灵活性使得水没有自己的形状——盛水的容器有什么样的形状,水就是什么样的形状。因此,想知道水是什么样的,离不开对装水容器的把握。
在中国的这条河流中,因为水流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河中还留着不少石头。
要真正弄懂中国这条河流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必须把流体动力学的知识和水中石头分布的信息结合起来。
是不是和张五常的理论是需求定律,但要充分掌握现实世界,尤其重视局限转变,是一个意思?石头如果变了,不就是局限转变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