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看了3本书,其中一本就是这本《可复制的领导力》。刚开始看这本书就很有启发,觉得就是自己想要的,所以自告奋勇的报名带读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最近特别喜欢看管理方面的书籍,我觉得非常实用以及我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梦想总是美好的, 现实总是残酷的,一开始,我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带读了这一本书,我们大家一起商量这本书不多,我们就分三期来分享,大家达成了共识后,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第一个星期我们分享的是前三章,我邀请了两位分享者,她们用不同的方法分享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也采访了几位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了解了她们的工作性质以及称呼。整个活动下来,我自我感觉还不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个星期又开始了,我继续延续之前的风格来主持这场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习惯性的复盘,自我总结。看看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的。下次主持时注意,但是这次我感觉我自己的问题就出来了而且是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这本书中多次讲到,游戏工作游戏工作,不能以人管人而是以目标去管人,小团队更多的是靠关系去维护,虽然西方的管理方法很好,但是突然用在我们现在的“团队里”有点不合适,我把我们现在这个读书群体称为一个团队。即使在这个群体我不是一个领导,但是我把自己放在团队长的位置去看待这些同学,因为学习后的东西需要实践。我发现我工作时会时不时的变得犀利或者严肃起来,说白了就是较真。做什么事情喜欢尽善尽美,觉得一个东西非常好或者实用时就很想分享给大家,却忘记了,大家的感受,或者说,这个是不是别人想要的东西。
活动结束后,我一直在反省自己,反省自己在活动中或者在工作中的较真。我们这个群体里的人物是哪些人,她们的特征是什么,她们参加读书会的目的是什么?……我一一的在回顾,我最终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自己习惯的强势,习惯的把自己的目标掺杂在团队里。书中在第5章和第6章就讲到了,如何制定团队目标以及设定目标后的困难。再回想我们之前读的几本书,以及最近听的关于管理的书籍,要做好一个管理者情商是占到90%,10%为能力。书中也讲到管理者分为三类,一类为初级管理者,下层执行者,突出个人能力;第二类为中级管理者,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保姆式,最高一类为高级,需要营造氛围,乐在其中,掌握主导力。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做最后一类领导,但是你当你能力还不够时,请不要轻易的去尝试。
书中在第六中提到,让管理者深入思考两大问题, 第一,你是否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第二,你是否为员工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规划和培训。这是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不成功的原因, 因为我一直是自己在前面冲,而忘记了后面的团队,团队,它需要的是共同成长。一个好的团队,就是让团队中80%的人都能得到80分。这样就可以证明这个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已经很高了,这个团队当然也就是优秀的团队。
在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足一的去解决,放好心态,这是一个合格领导者的最低要求。相信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