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微信、有了微信群,群主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
不管同学群、老乡群、有相同志趣的群,都有群主,群主得威望高、能力强、登高一呼百应。否则忙活半天建个群,强拉别人,别人扭扭捏捏不愿进,或者碍着面子进了不露面,或者露面只发表情,或者趁人不注意一走了之,这样的群就没有意思,天天冷冷清清,说句话半天没人搭理,群主当得也没有味道。
有的群,整天热热闹闹,要是不设置免打扰,能当闹钟使唤,喊人比鸡都早。现在想想,要是过去有微信群,周扒皮何至于半夜钻鸡圈呢?早上很早就有人问好,路边跑着步就发来几张花瓣带露珠的照片。半夜也总有夜猫子吃着宵夜哼着曲、就着火锅唱着歌在群里晃悠。说实话,加入了这样的群,没有人愿意退。不管是谈人生谈理想,还是谈柴米油盐,都可以谈得兴趣盎然。
本来岁月正在静好,冷清的群照旧冷清,热闹的群照旧热闹,没有想到忽然有了疫情,情况一下子变了。开始是疫情深重,有人心情不好不愿说话,后来疫情好转了,又有人对某个事物看法有了争议,吵得一塌糊涂,辩论双方都认为自己很正确对方很傻,不可调和。结果是本来非常和谐友好的群,不断有人退出,退出还不好好退,总要撂下几句狠话,大意就是自己曲高和寡不屑与人为伍,如此等等。也有人在某些群里属于少数,但是自恃真理在手,坚决不退,这时候就有热心人鼓励群主拿出领导派头,把一种群友眼中的害群之马一踢了之。除了建群,把不合格的群友踢出,也是群主的权力。
不过在很多群正吵得张牙舞爪、群主忙着邀人踢人的时候,正在隔离的小区忽然冒出了很多微信群。
先是网格群,网格员就是群主,社区的信息、指令都在群里发布,各种隔离期间生活的采购也在群里组织。没有网格群的时候,很多信息得不到,很多事不知道疫情期间怎么办,现在就有了信息来源的渠道,不少焦虑的同志一下子就缓和很多。还有,居家隔离的同志们每天看着冰箱里不断减少的菜、肉,看看马上见底的米桶,没有不心焦的。等进了网格群,发现社区经常会组织团购,隔着一片小树林都可以看到对面阳台上正开窗通风的那位顺势也擦了急出一头的汗,总算饿不着了。
也有社区里爱心人士组建的水果群、鲜鱼群、蔬菜群等等,反正逢群就进,自己进了还不算,进去就找熟人,找不到就私信,一定要拉进来,好像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些群里混久了,都有经验,别的群可以设置免打扰,这些群绝对不行,有时一会儿没有注意,就会错过很重要的信息。群主不断在群里发布各种信息,譬如新的蔬菜、水果品种上架,预定商品付款,购买物品到货等等。特别是一些稀缺的东西,譬如想吃韭菜盒子,绿油油的韭菜上架了,也预定了,感觉韭香浓郁的韭菜盒子马上就能到嘴了,结果到付款的时候一疏忽,没有来得及,可能就没货了就买不到,只能吃葱油饼。总之物资还不是象以往那么丰富,有时还要抢,争分夺秒。
随着疫情好转,这些购物群里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还可以售后,很令人惊喜。一个群主擅长给大家组织优质货源,还让群里同志们投票选举货品,譬如鱼,备选的好几种,大家多数选了桂鱼,于是她就组织这个,货到还是活的。一个小姑娘,可以给大家提供面包、蛋糕、冷饮、热饮、各种卤食、各类蔬菜蛋肉甚至小绿植等等,她简直像小超人一样,整天不是在接货的路上就是在发货的现场,还总是笑呵呵的,要是哪位群友忙,譬如要上网课或者其他事,她还送货上门,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但是她的时间好像是有弹性,要多一些。有个朋友是下沉干部,在他们小区也组织了购物群,每天穿个雨衣套个鞋套做防护服,朝七晚九的义务接货送货,日子充实得很。
当然还有很多群,情况都差不多,就是在最苦难的时期,这些群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自从买菜方便后,居家隔离的生活也就轻松多了,看看书、看看电视,每餐也由最紧张的时候的一个菜逐渐增加为两个、三个、四个,心情好还打个鸡蛋做个汤。
有时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手机叮当一响拿起看看的时候,从内心里很感激这些在困难时期为大家付出的群主,也从内心里把他们当做干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