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学,不自主的想到自己的母校,这也正是因为人很容易在无意识中从概念上应用自己习惯性的常识来解决对问题的认知,当然这种做法本身蕴含了一层道理,学习的目的便是通过以一种首段加深自己对日常认识从而解决未来可能的问题,可是在某些时候,这种本能性的习惯亦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大学”。
《大学》作为儒家的入门书籍,在四书五经为学习基础的古时候,是士族阶级学习的重要读物,其自身所蕴含的深层哲学亦是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现代化的发展虽然是多元化的,但在崇尚科学的道路上并不缺乏对哲学的探索,高中语文书中《大学之道》这篇文章也同样向我们展示了该种道理,大学之道在课后注释中是修身治人的根本准则,而在我的理解中更愿意看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大学也可认为是大的学问,或者根本的学问。
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在于三方面:彰明美德,去旧立新,致于极善。
若是仅仅看第一句以及课后注释,也许会将“致于极善”理解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可现在的我更愿意理解为人生的最高意义,这两个方面乍一看是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对于我来说,客观条件下,极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近它,可是人生的最高意义确实有些感觉,因此结合稳重提到“知止而后有定”,明白人生意义和目标会让自己更加坚定,安定后才能够令自己祥和,这点与目前我的状态相贴切,在本次从漯河转场会广州的过程中,和朋友提到母亲,我和母亲在多思方面有些相似,可父亲却提到我不会像母亲一样多虑到睡不着觉,这种情况我也不好说,可朋友却点出:人之所以多思多虑,最根本的是因为自己对未来的茫然,甚至是担忧,如果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会走向何方,甚至知晓未来事情的发展结果,那人会冷静很多,性情自然平和。从这一方面来讲,也能够解释人的性情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安宁,毕竟“知止”消散了心中的瑞气,增加了心中的底气。
可我并不能够否认当下我对该文章的理解依旧是片面的,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在当下看来依旧是一件谜题,更遑论“近道”了。以今天阅读本片课文为例,即使自己看着课后注释以及伴读翻译,对于某些地方的理解依旧会产生似是而非的概念,好像对也好像是不对,若是深究其中的原因却也不能够说出一二,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在几百年前为了科考而在夫子课堂上求学的话,这种不开窍也许会将夫子气出个表情包。
即使如此,我也想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讲一讲我的想法。之前提到大学三个重要的点,第一个便是“明明德”,有人翻译为彰明美德,有人翻译为弘扬美德,两者本无太大区别,之所以提出纯粹是预防大家对“明”字的理解出错。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充满影响力的某些人或者事,总能发现它们拥有同一个特点:它们在自身的某些方面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自身所拥有的无论是什么,我们暂且将其看做“修身”,影响力无论大小,我们暂且将其认为“发扬”,这样子论一论便发现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妙处。可“修身”的基础在于“心正”,相信在这方面亦是有很多人有些不一样的看法,我一直以来,在坚持一个观点:人生处世,是在修心,因心之复杂,故人生多弥望。可一家之言并不能够有“明”的效果,在这种状态下,逐渐产生了一种无力感,这便很容易有了“坚持自己”的念想。正如我相信万物皆有会归于本,可本亦会衍生万物。世俗中的生活,其实之所以戳不透,也是因为自己因为无力而没有深究所造成的思想浅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