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旭尧
如何让真情实感融入文章中总是听见别人说,某篇文章写得好,是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又有人说,某篇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是因为真情实感没有渗透进字里行间。
我不禁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情实感,为什么人人都能感觉得到它,可真的当自己写起来,又难以呈现?真情实感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01.
我找到了两段能打动我的句子。
1.作家田维在《花田半亩》中这样写道:
遗憾是常常的,孤独是常常的,生来是品尝苦味,生来便是看尽无常变幻。
2.采铜老师在《精进》中的一段回忆:
母亲的挂钟慢了,慢了5分钟,所以每次当我看这台钟时,它显示的时间总比我内心估计的时间要慢了那么一丁点,可就是那么一丁点,竟让我放松了下来,不再焦虑、紧张,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多享受一点时光,像是意外收获了一种妙不可言的福利。
这两段话要表达的文体、意境都完全不同,可相同的却是,它们寻找的表达素材都是大家都有过的经历和情绪:遗憾,孤独,世事无常;挂钟慢了,母亲的家让人放松,灵光一闪的收获。
正是因为我有过这样的感觉,所以读的时候,这一字一句就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感觉出了真情实感。
02.
我想起来,之前看过的一个综艺节目《这!就是原创》,参赛的不少唱作人我都特别喜欢。
我想,写歌也和写作一样,是必须要投入真情实感的,也许还更甚,要不然,为何我听到《不透气的房间》的时候,居然流下了泪来。
可这些歌儿里有几首,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首歌里有许多的真情实感,我知道它在那儿,却无法感同身受。
就像《墙角》一歌,这位唱作人也是我很喜欢的其中一个,可我看到他在台上唱到感情崩溃,痛哭流涕的时候,我却get不到,我没有任何感觉,心中毫无波澜。
唱毕,唱作人说了这首歌的创作故事——那是他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他就窝在墙角,写出了这首歌——可我还是感受不到。
我想,我听番茄的《不透气的房间》的时候会哭,是因为她用了前后强烈的对比。
开始的时候,她用了许多普遍性极强的素材,例如考试考得不好,妈妈准备的早餐,夕阳下的身影等,后面突然一转,变成了酒醉的父亲,哭泣的母亲,为了她而不离婚的父母。这就把我完全代入到了那个场景之中去。
而《墙角》里描绘的场景,仿佛是一个极度萧条的房间,可也只是一个房间而已,从头至尾都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因为一个房间而崩溃,难道他之前住的房间特别高档?
其实我猜,闫泽欢其实是用了隐喻,可隐喻应该能让人看得明白,如果大部分人都看不明白他的隐喻,那么他就失败了。
03.
我之前写过了一篇《不变的意义,就在变化的生活里》一文。
文章讲述我外公去世,可母亲却瞒住我,最后我抗争,却忽然想明白了道理的故事。
这篇发布,就有个编辑找我转载,说我的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
我当时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这篇文章的确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也的确是投入了大量的情感。
可是转念一想,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我引起了那位编辑情感上的共鸣,难道他也经历了这样的事吗?不一定,因为类似的事肯定有,但并不多见。
我又重读了那篇文章。我发现我无意间用了许多描写场景的文字,而那些场景却是大家都熟悉的。
例如,“我顶着风雨在操场上肆意奔跑,任由雨水拍打在我脸上”,“我不管不顾买了火车票要回家去”等等。
这些具象化的场景,使得那位编辑觉得感同身受,就像画一幅水彩一样,让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那样。
但如果对这些场景无感的读者,就可能不会感受得到,正如我喜欢的唱作人,唱了一首让我无感的歌儿一样。
04.
我来试着总结一下:怎么让真情实感融入文章中去呢?
1.要寻找到普遍的经历与情绪。
2.利用读者熟悉的场景化表达,将真情实感晕染出来。
3.利用前后的情感对比。前期展示一些相对普遍的事件,后文再利用这些平淡的事物来引导浓烈的情感。
4.避免过于陷入到自己的情绪当中去——太深刻,反而使得大多数读者无法感知。
5.慎用隐喻,如果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你的隐喻,那么你就失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