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月》:重新认识鲁迅

作者: 雕琢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2:28 被阅读166次
媳妇儿手艺

文/雕琢人生

这是一篇作业,算不得日更。写熟悉的还是学有用的,实践中看。欢迎各位多多指教。

对于鲁迅,所知甚少,即便是教材中的文章也是不求甚解,对于鲁迅先生,只是道听途说一些骂战或者其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评判。

单就《奔月》而谈,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个人看法。

写作层面,大师的手笔不同凡响。第一,人物刻画,后羿和嫦娥两个形象,很少的篇幅生动形象,令人过目不忘。鲁迅先生以刻画人物见长,祥林嫂,闰土,阿Q等等,个个都是经典。

第二,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后羿对于嫦娥的谨小慎微,通过一系列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一个好丈夫愚丈夫的形象跃然纸上。场景描写,特别是射月那一段,勾勒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着实到位。

内容层面:第一,是夫妻关系,这种不健康的夫妻关系迟早有一天会出问题,丈夫太过懦弱和宠爱,妻子太过势利和不知足。

第二,对于朋友和师徒的演绎。一个是朋友不知恩图报,还想取而代之,痛下杀手。师徒之间,猫教老虎,留有后手。

第三,对于事实的讽刺(百度所得),这篇文章写于高长虹诽谤鲁迅之时,其中第二部分极尽讽刺之能事,又不矫揉造作,痛快。

最后,也有几点疑惑。第一,因为对鲁迅的风格和背景所知不多,但是又知其犀利讽刺,每读其文,总在想其中是否有所指,比如仙单,乌鸦麻雀等等。其二,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这些出现两次,有何用意?第三点,结尾的烙饼,有什么说法或所指?是要还婆婆?还是其他?

还是要多读,多思考,把文章放回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对鲁迅先生的手法更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更深一层次的含义。

或者,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含义,是我们想多了。

又记起了高中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就一个叹号,能分析出一页纸?当时鲁迅先生很闲啊,能想这么多?

谁说的准呢?又想起了红楼梦,红学。

相关文章

  • 《奔月》:重新认识鲁迅

    文/雕琢人生 这是一篇作业,算不得日更。写熟悉的还是学有用的,实践中看。欢迎各位多多指教。 对于鲁迅,所知甚少,即...

  • 鲁迅《奔月》

    讲了这么一个情节故事:四十五岁的后羿,为了满足吃货妻子的愿望,来回骑马狂飚200里。回来后,嫦娥吃了道士给后羿的仙...

  • 奔月

    今日读完鲁迅的《奔月》,巅覆以往对嫦娥的神往。 我是第一次看到鲁迅的《奔月》,他如此改写了嫦娥的奔月的故事,是想向...

  • 读鲁迅《奔月》

    读毕《奔月》,深觉鲁迅对男女爱情趋于平淡的柴米油盐生活有不信任感。《奔月》与《伤逝》颇有相似,只是《伤逝》中最初还...

  • 《奔月》时代抛弃你不说再见

    《奔月》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由神话故事改编成的短篇小说。小说讲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嫦娥偷吃仙药奔月的故事,鲁迅借用神话...

  • 奔月

    改编自鲁迅《奔月》 (壹) 后羿站在自家院子里踱步,...

  •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对于大多数从鲁迅的小说和杂文里认识鲁迅的人来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让读者重新认识鲁迅先生的作品。 ...

  • 重新认识鲁迅

    小时候那有机会好好读读“鲁迅”,对他的认知只停留在课文里和电视剧里。 现在跟着孩子一起读鲁迅,一边读、一边讨论...

  • 小说创作之情景交融描写

    啄木鸟的卓伯乐带着我们学习鲁迅的《奔月》是如何创作的,他利用周末时间逐句阅读和分析揣摩鲁迅的创作方法,终于利用近三...

  • 读鲁迅奔月,感悟写作的魅力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多云 今天拜读了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奔月》。在阅读的过程中,思想被强烈地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奔月》:重新认识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dz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