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首诗的篇义、内容、手法的简析如下。
篇义上,几家论述基本一致——怀想感念召伯。
内容,前言物后点人事,大概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睹物思人”,所以要“勿翦勿伐(勿败,勿拜)”,这与现在世界各地搞古迹故居遗物之心类似。
手法,警告勿伐、勿败(损毁)、勿拜(折屈),破坏程度由重而轻,正可见警告程度由轻而重;召伯茇(露宿)、憩(休息)、说(停歇),逗留时间由长而短,正可见爱戴者重视关注召伯的程度由淡而浓。这样看到,一种“反比”的张力就体现出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919981/3ab7e01e9378b145.jpg)
这首诗,读来没有特别引我深思的地方。所以,边听边读,想歪了。
召伯当然不是召公,《韩诗外传》把两者等同当然是不对的。召伯名虎,也称召穆公,是召公(名奭)召康公的后裔。这在读书笔记(1)中已有说明,不再赘言。
我想歪的是:
1.召虎被百姓称颂,周天子听“召南”民歌时,会不会深觉召虎很得民心,然后很不开心,“功高盖主”的结果是要“咔嚓”的,那么召虎的人生有没有因此被提早句号呢?
2.孔子编删《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认为情感真挚可学,又为“不学诗,无以言”,是可以作外交辞令的,又孔子向来喜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礼合节的社会秩序,自然不会把易引发君臣矛盾不利社会稳定的人推出来。这样说来,召虎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欲知猫娘读出啥,明天见啰……
![](https://img.haomeiwen.com/i4919981/7db4ff90c7da2d8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19981/ce8ad5e17887e4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