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里的光

作者: 旧稔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18:07 被阅读31次
    星星里的光

    文/堇汐

    时间像磨盘,磨碎一层层失望的外皮,又创造一个新的希望。春去秋来,不觉已度过了人生的十八个年头。

    十八岁这一年,你高考前紧张到晚上两点左右睡觉了,拼了命地刷题,不想错过任何高考可能出现的题。奈何,越紧张越是不能顺利通过。是的,你失利了,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你就预知了。

    你没能上重本,读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大学,以为读了一个比较厉害的学校。来到学校以后才发现,这个学校和你家乡那个普通的二本大学应该没有太大区别。

    偏僻的地理位置,破旧的宿舍,早上拥挤的公交车...,与想象中的滨海大学,实在是相差太远。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就是这样吗?没有永远的乌托邦,面对现实的那一刻,除了接受,也只能说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南北文化差异让你一开始很不适应,但你只能一个人在黑暗的角落里独自咀嚼孤独与不安。毕竟路是自己选的,除了融入,别无它法。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父母向你询问大学的情况,你说一切都好,闭口不谈自己的委屈。

    我们总有许多委屈,从说不得,到不必说。

    也是从那一刻起,感觉自己又成长了。这是一种复杂的感觉,有几分酸涩,也有几分宽慰。你需要自己扛很多事了,你也终于不用再让父母那么操心。

    抱着对大学宿舍的失望和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刚开始你热衷于各种活动,参加了社团组织,也参加了辩论赛,整天忙碌而又迷茫,忙,但是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有用。累,每天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宿舍睡觉。

    渐渐地,你开始疲倦,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想考四级,却没能好好学英语,想练一手好字,却只坚持了几天,想好好学习拿奖学金,上课却总是昏昏欲睡。而身边的人,亦是如此。开学时难抢的第一排座位,到了后半学期却是空无一人。受欢迎的场所不是图书馆、自习室,而是宿舍,很多人可以在宿舍瘫上一天,吃喝都在床上,床上是腐烂了的青春。许多人开始急着脱单,各学院之间开始进行相亲似的联谊。你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些不知所措,这就是寒窗苦读十年,高三无数个熬夜换来的结果?

    不,这样的大学生活,自然不是令人满意的。你开始一个人去上自习去充实自己,可你不得不承认,你始终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个庸才。在自习室的学习坚持没多久,你还是最终被各种奇怪的作祟心理和琐碎事情缠绕。因为自己一个人去上自习,始终是很难坚持的,而你自律性偏偏也不强。

    期末考试那一段时间,你所在的宿舍,一个宿舍都在床上躺着玩手机,没人去复习。你其实还是想去学习的,但是懒惰向你打着退堂鼓,中文专业很难挂科的,不必恐慌。其次是面子使然,在大学宿舍里,莫名其妙有一种氛围,如果谁每天勤奋刻苦地努力地学习,免不了会被奚落 。如果更不幸地是这个努力的同学还挂科了,那么她将可能成为同学之间的笑话。是的,所以大家都说自己根本就没复习就考试了,然后这样就算挂科还有一个说服自己和他人的理由,自己只不过是没好好复习。

    你看,人总是这样,宁愿接受失败,也不愿意接受自己能力不足。

    考试的前两天,你终是坐不住了。去复习了两个下午,大概也背了些知识,你通过了考试,最后成绩排班级十几名,还算差强人意,可你总觉得心里空空的,你还是很迷茫。大学里仅仅是靠这么一点点努力便不必为挂科而担忧,那么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些呢?

    一转瞬,便到了大学的第二学期开学。你又和以前一样对自己充满希望了。大概这是人之常情,一开始,大家都是比较认真的。

    莫泊桑说:“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破灭了或实现了,就会有新的希望产生。

    你想了很久很久,想到了余华的《活着》,想到了《平凡的世界》,想到了外国著名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爱,为了名,还是为了利?或许有很多吧,或许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夜太黑,星星里面里有光吗?或许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星里的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hs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