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程序性方法,是指方法具有明显的步骤及先后顺序,我们叙述时一般会使用“首先……,接着……再……,最后……”这样的语言,凡使用这样语言描述的典型方法一般都是程序性方法,比如笔算的方法就是典型的程序性方法。
图1一、先从一节不成功的课说起。
今天教学《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自觉很简单的方法,但生掌握的并不好,而且还了拖堂。
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仍然没有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见图1)
对策:初期必须统一要求算式,必须通过算式这个重要的拐杖来培养学生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包括不是整除算式的也写出来体现思维过程。后期学生熟练后自会扔掉拐杖(见图2)
2.从巡视发现的学生明明写出了所有算式却漏掉因数来看,学生不能把算式与写结果写两件事统一起来。
对策:这样的程序性知识需要教师示范,是边写算式边写结果的(每写一个算式就在头上连线标记并写结果),而部分学生却以为是写出所有算式后再写结果的(见图2,辅导烨时明确了这一点,正确率大大提高)。
图2(辅导烨同学的记录)二、这节课为什么为会不成功?
很明显是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这节课《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是典型的程序性方法,而且是生第一次接触,本该选择讲授法,却误用了自主探究法。
误用自主探究法的弊端是会造成方法程序不明、要点不清的情况,程序性方法应该教师通过讲授法先入为主,形成正确刻印,否则如果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错误刻印,则需要教师话费巨大时间与精力进行纠正(学生的错误虽也有一定价值,但教学低效,是值得警惕的,毕竟时间紧,任务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讲授法如今似乎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理智的教师应该明白,真正精彩的教授法也是素质教育,你仍然可以用语言的艺术使知识方法生动有趣起来,让孩子们同样感受到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本课讲授时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的两个点:
1.非平方数何时不用再往下写。
例题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这一点,如图2第1.2.3题。
2.平方数何时不用再往下写。
也要通过例题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这一点,如图2第4.5题。师还可顺势进一步引导:还有这样的数吗?引导生发现这样的数是平方数。
四、反方观点:不同意作者“学生初次学习程序性方法适宜教师讲授不适宜学生自主探究”的观点,因为按文中作者的观点,对于程序性方法的初次学习,只要是学生自主探究,就有可能形成错误刻印,所以自主探究是万万不能用的,如此教师就只能使用讲授法,显然这种观点有些绝对。
学生自主探究,必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学习路径,是不可回避的。至于错误刻印的弊端,作者言重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调整自己的错误刻印,从而形成正确刻印,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所在。
另一种设计:
学生自主探究后,教师巡视收集展示以下两份材料:
提出问题:
1.求出所有因数至少需要几个除法算式?(目的:明确20➗5是无需写出的,一但算式中的数与前面出现过的算式中的数相同则无需写出)
2.将20➗5去掉后俩材料有何不同?(目的:发现有序及优点)
五、读反方观点后我的再思考:
1.对学生而言而言,显然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更有趣一些,同时也确实可以在探究交流后通过教师再完整示范一遍,达到形成正确刻印的教学效果;
2.但明显探究所花时间大大增加,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除非学生所得确实物有所值,学生从探究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吗?是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吗?(仍需深思)
3.顾志能老师在《突发奇想改老课》中是如何教学程序性知识的?顾老师是直接抛出程序性方法——与生截然不同的正确算法来激起疑惑与兴趣的,我的教学有吗?本课能否采用顾老师的教法呢?顾老师的设计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仍需再思考)
若采用顾老师方法,我直接给出正确方法也是可以的,但要引导生提问:1.正确算法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除法算式的?2.为什么不除以3?为什么不除以6以及7,8,9……除到什么地步就可以结束不用再往下考虑了?这两个问题解决后仍需要回头领着学生再熟悉一遍流程——边写边写结果(为的是将来学生可以通过口算直接写出因数)。
这样的方法适合什么样的情况,交流材料难以如预期所现——不一定会出现教师希望的典型材料,这让我想起了吴正宪老师,她在这方面着力很深,除了强大的现场收集能力外,还有引导学生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强大灵活调控应变能力(或许是多次打磨的结果?)对于不一定会出现教师希望的典型材料,吴老师还支了一招——借鸡生蛋。
六、三点思考
1.讲授是不需要预设的,而自主探究则必须预设且在实践中进行打磨,顾老师磨课意义原因在于此。
2.自主探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与学习动机,但讲授法更高效,但少了一个趣味,要靠教师的语言魅力来弥补。
3.说来说去,不过是课堂的追求,趣味课堂:有趣——学生有兴趣有需求,有味——有思维能力的提升。用吴正宪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好吃(有趣)又有营养(有味)。
应把趣味课堂作为一种追求,每节课备课是都要认真思考:这节课的思维提升目标(或核心素养)是什么?这节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