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散文
如果只是通过《芳华》才能知道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会不会太迟了?

如果只是通过《芳华》才能知道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会不会太迟了?

作者: 行走的木子李 | 来源:发表于2018-03-31 20:47 被阅读56次

2009年,很多人通过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知道了远征军的历史。自此之后,滇缅之战、松山战役等才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即便如此,在更大的层面,知道这些惨痛历史的人仍然寥寥无几。那些忠骨被埋葬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历岁月的洗礼,却很少有人去祭奠、铭记。

剧中第36集中的一段台词,真实地再现了事实,以及这种事实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悲凉和荒诞。

是的,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影视作品,很多先烈曾为这片热土奉献过什么,恐怕都会被尘封在历史的长卷中了......

如果不是因为近期热映的《芳华》,又有多少年轻人真正了解对越自卫反击战呢?

如果说年轻人对于中法战争等不太熟悉,是因为离我们的生活太久远了,这还尚且情有可原。

但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则就不同了,它就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是距离国人时间最近、规模较大的一次对外战争,许多人或者我们的父母,都拥有当时的记忆,所以,我们应该时刻铭记。

可现实是,我们在和平的年代里生活得太久了,在幸福的日子里滋润得太久了,就容易忽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芳华》用短短7分钟的镜头再现那段残酷的战争场面,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它用未曾远去的历史,告诉当下的年轻人,祖国的和平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今天的宁静,来自英烈的守候。

很多人看完《芳华》,对影片中惨烈的战斗场面唏嘘不已。但是真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远远要比影片中所呈现的更为惨烈。

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文革十年动荡,国内百废待兴,军事荒疏,战斗力严重下降,而且由于长时间没有打仗了,对于已经习惯了和平的中国人来说,备战很仓促。

军队装备不足,后勤供应不足,很多战士没有实战经验,连战场基本技能都不会,就已经奔赴前线,跟训练有素的越军作战,伤亡惨重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中越边境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广西与越南接壤的战场多生长竹子,越南鬼子和民兵将竹签插入草丛中,步兵们前行困难,许多战士的双脚都被扎透了......

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并没有退却,他们团结一心,一鼓作气,用鲜血铸就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誓言。

据老兵陈晓成回忆:1979年2月底,他带领着新组建的七连,在越南危机四伏的陌生战场上,穿插了五天五夜,打了3场胜仗。最终连队有8人牺牲。战斗一结束他执意要返回原战场抢运尸体。战友们是兄弟,生死与共的兄弟,所以死也要抬回来,这是承诺。

因为还要投入下一场战争,战士们给已经牺牲的战友匆匆挖了浅坑,暂时用树枝掩盖遗体,带着伤员匆匆离去,把每个战士牺牲的位置,都牢记在心里。

但返回战场时,他们震惊地发现,战场已经被打扫过了。越军的尸体全无,而死去的战友,却被从浅坑里翻了出来,面相都被破坏了......

但是,他们还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中,将这些活着与死去的兄弟都带回了祖国。

当年,很多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他们的才华和天赋已经经过了社会的检验。如果他们还活着,有可能就是第二个马云、丁磊......

可是,那一年,在正值青春灿烂的年纪,他们选择了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与敌人浴血奋战,保护祖国的和平和安宁。

据《银川军事志》记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银川有3位战士被评为“一等功臣”。

一等功臣李凯:宁夏银川人,1968年8月出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据史料称: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遭越军炮击的危急关头,他临危不惧,用身体掩护了战友。当发现越军一炮兵对我突击分队疯狂射击时,他冒着炮火只身冲出工事进行射击,有效地压制了越军炮火,支援了步兵战斗。

一等功臣杨少云:回族,宁夏银川人,1963年10月出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在战争中,他带领观察所人员,冒着越军炮火和高射机枪的袭击,冷静观察炸点,指挥射击,使连队取得了可喜战果。

一等功臣胡志清:宁夏银川人,1964年2月出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胡志清在对越自卫作战期间,执行战斗任务145次,发射炮弹1350余发,执行单炮火力点任务4次,歼越军87人。

另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包括顾金海在内的4位宁夏籍战士壮烈牺牲。

当时,在战斗最危急的关头,顾金海扑在战友身上,战友脱险了,他的头部等多处中弹。他顾不上包扎,抓起一个五公斤的炸药包,爬到洞口,甩了进去,洞内的敌军被炸得血肉横飞。战友护送他后撤时,敌军的一发炮弹飞了过来,他全身9处受伤,在意识尚未全部清醒的状态下,使出全力扑在队长马全斌身上,弹片击中了他的右太阳穴和肋部,他终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全国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此,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牺牲的烈士们致敬,向那些依旧活着的英雄们致敬,你们的功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之所以会爆发这场战争,是因为在当时,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而与中国交恶,敌视华人、驱赶华侨,7万多名华侨的财产被搜刮掠夺一空。

同时,许多在越华侨被秘密逮捕杀害,越南当局甚至在华侨回国途中开枪扫射。

随后,中国对越南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惩戒战争,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

这场战争是国家战略上的重大胜利,为国家营造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宝贵环境,这也是中国30年经济腾飞的前提。

站在这个角度来讲,这场战争,带给国家的利益无法估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铭记的一段历史。

可遗憾的是,很多年轻人对这场战争知之甚少,有一部分人在看电影《芳华》之前,对这场战争是模糊的,甚至还有人对这段历史闻所未闻,这值得我们反思!

一场战争、一段历史,不应该是只通过影视作品才被年轻人熟知。

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努力,通过更多的途径,让年轻一代不忘先辈们的流血牺牲,牢记历史的教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只是通过《芳华》才能知道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会不会太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jn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