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枫分享素材库
《无限可能》读书笔记(上)

《无限可能》读书笔记(上)

作者: 悠扬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7-07 22:29 被阅读0次

重读《无限可能·快速唤醒你的学习脑》这本书,又有很多新发现,提炼了很多观点,刷新了很多观念,也在践行很多学习方法。

本书的核心是倡导从思维模式、内在动力和方式方法三方面突破限制,开启自己的无限可能模式。

只有先丢掉旧的思维认知、改变旧的行为习惯,抛弃落后的学习方法,然后重新建立信念、找到使命和动力,采用新方法,最后就可以让自己告别旧我,拥抱新我。

下面是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及我的个人解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你想拥有超能力吗?那就去做一件事——学习

“现在,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必须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事变化。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

——《无限可能》吉姆·奎克

我们从小就把学习当成了手段而不是目标,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甚至是改变命运。

然而,我们没有学习如何学习,我们只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我们在慢慢的课程计划中忙碌地学习。

离开学校后,我们基本上就不再重视学习,虽然口头上说着“活到老,学到老”。

当自身发展遇到瓶颈时我们才想起来去学习,但是,我们会发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比如,记不住,阅读速度慢,思辨力差等等。

所以,要在社会中立足,想拥有不断丰盈的生命,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能力。然而,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是先学会学习。

2、相信吗?你的大脑就是最强大脑

“我们的大脑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通过驾驭和利用这股力量,我们能够像鱼一样探索深海,像大象一样力拔千斤,甚至像鸟一样翱翔天际。是的,大脑是一份珍贵的恩赐。”

——《无限可能》吉姆·奎克

从小就听大人们说,你看人家某某孩子学习那么好,真羡慕人家的天生好脑子。在他们看来,学习好不好要看有没有天生好脑袋。

听这样的话多了,有很多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学不好是因为脑子不好用。长大后带着自我限制的标签过着甘于平庸的生活。

其实,想想这真是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陷阱。我们为何那么轻易就相信自己不行呢?

生而为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拥有最高智慧大脑的奇迹。每个人都有一个宝藏,那就是我们的大脑,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大脑的潜能都可以被激发出来。

用我们聪明的大脑看一看,想一想,人们用大脑创造出来的成就,我们应该庆幸。

从出生到成年,大脑让我们学会了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我们学会各种身体运动技能,我们学习无数的概念知识,这本身就是多么了不起的功能。

所以,每一个人都拥有宇宙中最复杂的超级力量,那就是我们的大脑。千万不要随随便便说自己学不会或者做不到,只要你愿意,大脑给能你无限可能。

3、一种简单的快速学习方法,你值得拥有

“FASTER(更快的)学习法——

FASTER是以下6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Forget(忘记)、Act(行动)、State(状态)、Teach(教授)、Enter(开始)、Review(复习)。”

——《无限可能》吉姆·奎克

一、(Forget)忘记

1、保持空杯状态,忘掉已经掌握的内容;

2、排除干扰,忘掉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3、撕去标签,忘掉自己的极限。

二、(Act)行动

主动学习才是王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阅读)过程中,告诉自己要多思考为什么,记忆新的概念,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并尝试在相关的情境中运用。

三、(State)状态

给自己一个充满期待的开始,怀着探究之心去学习,以饱满的精神和端正的姿态开启学习模式,帮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才是最好的学习。

四、(Teach)教授

教是最好的学。教授别人首先自己要懂,再说出来让别人也听懂。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内化。

五、(Enter)输入

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列入日程表。记录是最强有力的工具,提醒我们每天中的重要事情。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学习和成长,而这一项总是被我们忽视。

六、(Review)复习

千万不要小看复习,只有多复习,才能抵抗遗忘。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会有更深的理解和发现。温故而知新,复习不仅仅强化记忆,也为了更好地使用知识。缺少复习环节,学多少忘多少,我们就只是一个知识的漏斗。

总结:

任何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的闭环。首先抛开杂念和疑虑,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在思考与获取新知中得到满足,接着通过思考得到顿悟会让自己越来越喜欢上学习的体验。然后将自己的知识通过输出,讲授达到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最后不断复习,让自己完成迭代升级。

4、能否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有你说了算

“身边的人以及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文化,都影响了我们在自己成就上限方面的思维模式,让它逐渐固定并限制住我们。”

——《无限可能》吉姆·奎克

我们的思维模式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到大,父母给我们设置了很多“预言”,有一些成为了我们的信念。

这跟家长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成长型思维的家长会更倾向于赞美和鼓励孩子,他们相信一切都有可能;固定型思维的家长总是对孩子贴上某种标签,认为孩子是哪一类人都是注定了的。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事情也会影响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敢于迈出第一步,不管怎样先去做,或许得到的结果让自己很满意,以后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是缺乏自信越没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害怕自己做不好,认为自己不是能取得成绩的人,所有的心理负担将自己远远地推开机会之门。

因此需要明白一点,我们现在是什么样子都是以前的经历对我们所产生的作用,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状况,然后接纳自己。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摘掉“上限”的帽子,跳出舒适圈,勇敢迈出一步,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一种突破。一种思维模式的改变,决定着我们摆脱限制、刷新生活的模式即将开启。

5、最美的教育是用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尽管他们绝无伤害我们的意思,然而在我们的童年岁月中,他们还是会不经意间把限制性信念灌输给我们。”

——《无限可能》吉姆·奎克

很同意一种说法: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你往上面画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想法观念都有父母留下的痕迹,即便长大以后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

心里的信念会变成潜意识影响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我做不到“,”我不是那样厉害的人。“我总是把事情搞砸。”等等消极的声音总是否定你,打击你。

而且,这种信念犹如冰山一般难以察觉,占据着内心巨大的空间,随时支配着你的表现方式。好比内心有个捣蛋的小人儿,总想让你献丑,在众人和自己面前难堪。

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清晰这一切发生的原因,而且有方法去改变自我感觉不好的状态。其中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抛开限制信念,突破自己设置的极限。

跌倒在哪里,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因此,我们需要毫不犹豫地撕去内心小人儿的丑恶面具,真正地当一个拯救自己的英雄。

当我们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教育孩子时就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带给孩子积极正确的熏陶和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自身开始做好成长,也带动孩子的成长。为人父母少说一些标签化的语言,少一些行为上的限制,让孩子在更开放,更自由的空间成长。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变成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限可能》读书笔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ka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