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康养资料
《皇帝内经》养生精要

《皇帝内经》养生精要

作者: 春林戈革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11:36 被阅读135次

    领悟《黄帝内经》:养生有“道”,自然长命百岁

    在古代一些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对于疾病,不着重于治疗,而是着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和治理国家一样,不是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治,而是在平时便加以防范。假如等发生了疾病再去治疗,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顿,这样做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为时己太晚了。《黄帝内经》恰恰提倡的是这种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整本书很少涉及什么病怎么治,而是在讲一个“道”,就是养生之道,如何让自己的人体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达到人体内部的和谐,及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只要领悟了《黄帝内经》的内涵,并且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就能达到天人合一,长命百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养生应做到: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袭;锻炼身体,壮体魄;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养精神,保持精气充足。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精神与形体相称协调,享受天赋的自然寿命。

    中医五行:从“买东西”而非“买南北”说起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大多来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它一开篇即讲到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力求让人们的身体顺应自然,把整个身体与大自然相联系,做到天人合一。《黄帝内经》的确是人类的宝藏,因为它它不仅涉及医学知识,还涉及一种文化,一种对大自然的领悟。

    我们常常听到,也经常说“买东西”,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宋代王安石,有一次上朝,路遇提篮的购物者,问日:“何往?”答日:“买东西。”“为何买东西不买南北?”购物者哑然。王安石嫣然一笑,答日:  “东通于木,西属金,南为火,北为水,中间是土,提篮金木能盛,水火土不能盛也,故日买东西。”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说金和木为可盛受之物,是用手就可以拎着去以物换物的,而水、火、土是不能盛受之物,

    中国人骂人也是讲究文化的,为什么骂人说“不是东西”,而不说“不是南北”呢?这是因为你不是东西,那你就只能是南北,而南在五行中代表的是“火”,北在五行中代表的是“水”,水火是无情的,骂人“不是东西”,其实就是在骂这个人无情无义。

    可见中国的有些东西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学习《黄帝内经》便能让人领悟到这种文化的内涵。

                              北  属水

    西 属金           中  属土              东 属木

                              南  属火

    拿个竹篮,可以盛金木,但是却不可盛水火,所以人们常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而骂人的时候说你不是“东西”,言外之意就是“南北”,南为火,北为水,水火无情,也指无情无义。

    为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民间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很多人可能不解,冬天很冷为什么还要吃凉的萝卜,夏天很热为什么还要吃很热的姜呢?

    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地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已经外散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说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是寒虚的,所以夏天的时候要吃点热的东西。很多人在夏天觉得热,就会喝很多的冷饮,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喜欢喝冷饮实际上是胃里有胃寒,热出来攻这个寒,所以就形成一种燥热,而这个时候越喝冷饮就会越渴,反而喝一点温水更好。冬天吃萝卜的道理跟夏天吃姜的道理正好相反,吃萝卜就是用萝卜这种比较清凉通气的东西,把内热的局面稍微通调一下,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这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另外,古代特别讲究吃东西。春天的时候,一定要吃粮食。因为春天的粮食基本上是前一年的种子,要想养春天的生发之机,一定要靠粮食种子的力量去养。《黄帝内经》就是告诉我们:只要吃好了,睡好了,不要违背自然,身体就好了。所以,冬天可以吃一些凉的东西,而夏天一定要喝温水才不会损害胃气。

    急救时为什么经常要掐人中穴

    当有人突然晕倒时,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先掐他的人中穴,很多时候,晕倒的人就会苏醒了,这是为什么呢?

    人中穴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关涉两个重要的经脉。人体前阴和后阴的中间叫汇阴穴,从汇阴穴里延伸出一条经脉,叫督脉。这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而且是最重要的阳经。从前胸正中线一直到头部也有人体的一条重要的阴经,叫任脉。人中穴就是任督二脉的交汇处,在古代这个穴位叫“寿宫”,就是说长寿与否看人中;还有一种叫法是“子停”,也就是说将来后代的发育情况如何也

    在突然晕倒时掐人中穴就是通过刺激这个穴位,使其阴阳交合,从而苏醒。相面时,人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人中的深浅可以改变,但是长短不能改变。古代相面学认为,人中特长的人会做官,而且长寿,后代发育也会比较好。如果人中是歪的,就说明你的阴阳交合出了问题,会现腿痛或者脊背痛等问题,这也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诊。

    为什么人们常说“男左女右”而非“男右女左”

    “男左女右”的习俗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之分,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男子性格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格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

    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就是“男左女右”的由来。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早在两干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衰老得快

    研究及调查数据显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但是女人又比男人更长寿,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中指出: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男子代表阳,其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阶段。其原文是:“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齿”,牙齿骨之余,是肾的表现,代表收藏。“发”是头发,是肝气的表现,代表生发之机。所以头发的长短和生机是有关的,“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七就是女子十四岁的时候,开始有月经,太冲脉盛,乳房开始发育,这个时候就有了怀孕生子的能力。到三七二十一岁的时候,女子的肾气已经长足,生发之机也到了顶点,应该嫁人了。到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女子的各方面身体要素都达到了一个顶点,所以古人提倡女子在二十岁左右结婚,在二十八岁之前要生一胎,我们现在经常讲最佳生育年龄在二十三到二十八岁之间,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就是从三十五岁开始,女人就开始长皱纹了。到六七四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有白头发了。七七四十九岁就闭经了,生育功能也随之丧失。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从三十五岁就开始衰老了。

    而男人呢,他的生命戒律以八岁为一个周期,从八岁才开始发育,到十六岁的时候青春期才开始,“能弱冠的年龄,就是刚成年,这个时候身体还比较弱,不适合结不适合结婚行房。男子最适合结婚的年纪是在四点,才真正成熟,所以古人提倡男人三十而娶。五八四十岁时,男人的身才开始走下坡路,到六八四十八岁时才开始真正衰老,到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才真正进入老年。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男人的身体开始衰老比女人晚了五年,到正式进入老年时,男人和女人之间已经有了十五年的差距,所以女人比男入老得快。但是为什么很多数据都显示女人比男人长寿呢?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女人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可以排毒。另外,男人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像女人比较柔弱,难过的时候想哭就哭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相反,“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的情绪有时候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就会在体内累积成为毒素。还有,男人损耗的是精,女人损耗的是血,精是可以变现成很多东西的,损耗掉了很难补养。从心理方面来说,女人更善于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在男人看来,女人很爱唠叨,其实这也是一种宣泄方式,通过对人倾诉或者唠叨,她的心理毒素就排除了,而男人很少像女人一样与别人谈论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男人不如女人长寿的一个原因。所以,从生理特点、社会角色和心理等各方面来说,女人虽然比男人更容易老,但却比男人更长寿。

    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身体的各器官以及意识状态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治疗疾病方面也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人们常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当患者出现某种疾病的症状时,医术高明的中医会仔细观察病人,运用医学理论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例如,当我们喝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那条疼痛线就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表明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说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是胃部疾病。

    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也是密切相关的。人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病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中医是讲生克的。如,木是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那么这个人头脑就很清楚,就很有理智,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理智跟他的肝好不好有一定关系。一个人有没有志向和智慧,要看他的肾好不好,现有有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实际上说明他的肾精不足。

    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神就是精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都非常的足。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属于先天的范畴,关涉我们的本能。

    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只关注疼痛的部位,对其他部位也要做相应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别的部位的病殤变引起的。一个人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意志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关,这些都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

    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精髓之一

    据说,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的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进行治疗,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由此可见,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首先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要及时防治脾脏疾病,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治未病”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健康。因此,我们应注重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快乐。

    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

    我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美。自然界讲究生态平衡,为人处世方面讲究平衡,我们的人体内部也讲求平衡,这样才能和谐,才能长久。

    《黄帝内经》中又讲:“中央黄色,人通于脾。”这里的中央黄色就是土的颜色,黄色居于七彩色带的中央。在中医的五行论中,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分主春、秋、夏、冬。而五行属土的脾脏没有季节可主,同时又是哪个季节都主十八天,毫无偏向,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也有一种说法讲脾主长夏。长夏就是夏季和秋季之间湿热最重的那一段时间,正好处在一年的中间。这同样反映了土既在中间又在四方,不偏不倚的特点。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才能健康。

    正因为人体内部有着深刻的“中庸之道”,相互约束,相互制衡,人类才得以千百年地生存下来,没有像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样湮灭绝迹。

    上古之人为何年过百岁而动作不衰

    黄帝曾经这样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黄帝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听说上古的人,都能活到100多岁,而且他们的动作并不显出老态;现在的人,只活到50多岁,动作就显出衰老了,这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还是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岐伯是这样回答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岐伯认为远古时候的人,知道养生的法则,能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饮食有节制,生活有规律,不会过度劳累,所以能使  仑障形体与精神和谐统一,因此能活到应该达到的寿命。

    可是现在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经常熬夜,作息无规律,暴饮暴食,嗜酒抽烟,过度劳累,还有的人情绪波动很大,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不断地消耗精气和真元。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都被消耗掉了,还有什么精力去做事情,还有什么能力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要想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就要避开外界致病的因素,例如适当劳动而不过累,保持清心寡欲,真气和顺,将精气神固守于内而不随意消耗。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吃得适口而有营养,穿得适时而满意,住得舒服而惬意,活得开心而满足。只要处处遵循养生之道,就能健康、快乐、长寿地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皇帝内经》养生精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l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