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雁冰
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都知道,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以,他的第一章,也就是“体道第一”。那么,“有”和“无”该怎么理解呢?听我慢慢分析。
我们平常的理解是,有就是拥有、存在,无就是没有、不存在。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理解,但是在老子的智慧里,他有更深刻的理解。
就像在书中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老子把“无”当作是世间万物的起始,把有,当作世间万物的“母亲”,也就是所谓的根源。
而且,在《道德经》中,“有”和“无”,是同时存在的,就像阴阳学说中,“阴”与“阳”同时对立存在。因为世间的万物,不可能是单独的一个个体,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男就有女。
“有”和“无”如果把它们放到现实生活中说,又是表达的另一种含义。这里有两个衍生词,“有为”和“无为”。可能很多人听过“有常”和“无常”,那么“有为”和“无为”又是什么意思呢?
“有为”可不是说,当我们做事的时候,大事小事都要事必躬亲。真正的含义是,我们没必要大事小事都去插手,因为我们人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精力内,有选择的去做一些事情。
“无为”也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要让自己学会,不逞强,不蛮干。如果一件事,自己明明做不了,却还要因为面子问题硬是去做,那么最终还是对自己不好。
所以,在《道德经》中所述,如果一个人想要拥有超高的智慧,那就首先弄清楚“有”和“无”,这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徐雁冰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