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读书简友广场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8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8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00:28 被阅读0次

    第五节六淫六气致病

    八、六气相胜时的治则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36)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37)。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38)。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39)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泄之(40)。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41)

    【详解】

    (36)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厥阴之胜”,即风气偏胜。“甘清”,即味甘性凉的药物“苦辛”,即苦寒和辛散药物。“酸”,即酸收药物。此与前文所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及“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之义基本相同。

    (37)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

    “少阴之胜”,即热气偏胜。“辛寒”,即辛散寒凉药物“苦咸”,即苦寒、咸寒药物。“甘”,即甘寒药物。此与前文所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及“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之义基本相同。值得提出者,前述有关“热气偏胜”经文中,未提使用辛散药物,此处提出了“治以辛寒”的问题。其意安在?窃以为,这是针对前述“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及“太阳之胜,热反上行”等外寒内热的热气偏胜而言。因为这种热气偏胜是由于寒湿之邪外束所致,所以在治疗上既要用辛以散其外寒,也要用寒以清其内热。此亦《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意。

    (38)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太阴之胜”,即湿气偏胜。“咸热”,即咸寒、辛热药物。“辛甘”,即辛散、甘温药物。“苦”,即苦寒或苦温药物。此与前文所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及“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之义基本相同值得提出者,即前文有关治湿法则中,未提过使用咸寒药物。此处提出了“治以咸热的问题何故?窃以为,这也如同前文“少阴之胜”中的治法一样,也是针对“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的情况而言。因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所以在治疗上除了用辛散,甘温,苦温药物以散湿、燥湿以外,还必须用咸寒药物以清此内郁之火气,此亦表里同治之义。

    (39)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

    “少阳之胜”,即火气偏胜。“辛寒”,即辛散、寒凉药物。“甘咸”,即甘寒或咸寒药物。此与前文所述“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及“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之义基本相同。不过此处如同前述一样,也提出了“治以辛寒”的问题其义同前,此不赘述。

    (40)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阳明之胜”,即燥气、凉气偏胜。“酸温”,即酸收、温热药物。“辛甘”,即辛散、甘温药物。“苦”,指苦寒药物。此与前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及“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之义基本相同。

    (41)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太阳之胜”,即寒气偏胜。“甘热”即甘温、甘热药物。“辛酸”,即辛散、酸收药物。“咸”,即咸寒药物。此与前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及“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之义基本相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r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