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考填志愿的前两天,我和我的父亲去班主任的家中,商讨填报志愿的事情。
出发的路上,我信心满满,早已为自己的梦想规划好了方向,之所以寻找班主任的帮助,是想要一些更具体的意见,比如学校的选择和怎样填报之类的问题。然而现实却将我从峰顶无情地踹到了低谷。
班主任用了一张白纸,想当然地为我规划好了填报路线。他告诉父亲,现在教师和医生工作比较稳定,所以要选这两个,我的成绩在一本边缘,学医的话分数太低,于是乎,又想当然地让我选择师范专业,然后告诉我,你的数学成绩不好,所以你可以选择语文,英语,生物等这几门专业,再然后,我手中的几本几百页的高考报考指南都黯然失色,这时的它们似乎连旁边的白纸都不如。人生明明有那么多选择,但当班主任说完话,我好像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权利。这时的父亲与班主任喝着手中的茶水,探讨着我的人生,对,是我的人生。可我不甘,因为我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我已经喜欢五年了,虽然从未告诉过任何人,但我对它的热爱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加深。在那段残酷的学习竞争中,也一直是它鼓励着我前进,让我一直坚持到高考。于是,我用毕生最大的勇气告诉他们,我所喜欢的专业。然后,班主任告诉父亲,他认为这个专业太冷门了,就业不好,不过,可以当作垫底的专业,如果其它专业录不上,就选择这个,当作保底的专业。然后,我的梦想,成为了所谓的保底的被迫选择。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好久,好久,看着灯红酒绿的街市,想着曾经班主任那些关于梦想的激情演讲。曾经的他,每天拿着梦想激励我们学习和进步,甚至让我们将它贴在自己的桌角,时刻来激励自己,可现在的他,认为我们这群谈梦想的学生有些可笑,因为我们没有认清现实,现在的社会哪有什么梦想,那都是虚无的。可事实真的这样吗?难道青春年少的我们必须要臣服现实吗?难道我们就没有选择人生的机会吗?高考之前的我们,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哪怕再苦再累,哪怕熬红了双眼,我们都选择为了梦想坚持,高考之后的我们,却要告诉自己要屈服现实?高考是人生的另一段起点,但对于屈服现实的我们,这不就是一个终点吗?一个没有色彩的终点。
一天的时间,我只有一天的时间,重新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因为先前的选择都被否定了。终于,我想好了。于是,平常乖巧听话的我偷偷地将全部的第一志愿换成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静静地等待,再然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对我破口大骂,毕竟为了这件事花了好多钱在班主任的身上,又特地到他的家中商谈,而我却一意孤行,没有采取班主任给我的意见,选择了那个冷门专业。可事实已然这样,再想修改,也为时已晚。所以最后,反对我的父亲也只好支持我的选择。
其实我明白父亲是为了我日后的生活着想,他希望我能够有着稳定的工作,希望我不必为生活而奔波,希望我能够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地生活,但在我的心里,梦想可能更加重要,因为对我来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又谈何快乐。虽然未来有一天,我可能会因为可怕的现实而后悔,但是至少我现在不会,这就足够了。
我们都有着追逐梦想的勇气,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这种勇气早已被现实一点点消耗殆尽。于是乎,一对对梦想的翅膀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埋藏心中多年的梦想被现实压成了幻想与奢望,然后这样的我们选择接受现实,再然后做着不喜欢的事,学着毫无兴趣的知识,每天行尸走肉般活着,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期望……可这样的你,真的快乐吗?三年的高中炼狱,是梦想支撑着我们前行,就像我曾经的老师说过“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每一次我们想要放弃,想要逃避的时候,是梦想将我们重新拉回了正轨,然而这样重要的东西,却要因为“现实”两个字失去原有的色彩,这样真的值得吗?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纵然伤的再深,刺的再疼,人们记住的第一眼,永远都是美丽的花瓣,不是吗?所以啊,花瓣永远不会被硬刺打败,因为花的美早已掩盖刺的痛,而梦想也永远不会被现实打败,因为梦想的美好早已掩盖现实的残酷。而那些臣服于现实的人,不是因为被打败,而是因为在现实的磨砺下失去了坚持梦想的勇气与信心, 他们早已迷失了曾经的自己,早已忘记了内心的自己。就像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说,被现实打败的不是梦想,而是我们内心的坚持。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而这两者之间,缺乏的不过是“坚持”二字,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选择了坚持?又有多少人,因为害怕刺的痛,而失去了花的美?
未来的我,或许会因为生活而奔波忙碌,或许会因为现实而焦头烂额,但是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知道,我为梦想奋斗过,我为梦想坚持过,在我的心中,我的梦想从来没有被现实打败。
这是我的故事,关于梦想的故事,虽然故事很短暂,但是对我来说却很伟大,因为这是一个影响我一生的故事,是我对梦想和现实的挣扎,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是我对人生的领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