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

作者: 宁静致远_a3ea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19:31 被阅读109次
    楚汉争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味的追求进取发展,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满,引发国家的崩溃;完全奉行功利主义,忽视道德伦理的规范,和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导致上下人心离散,成为引发,国家崩溃的诱因。

    秦王嬴政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局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他采用三皇之“皇”,武帝之“帝”,并自称“始皇帝”。

    嬴政任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商鞅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的倾向,被后来统治者继承,这是导致秦末天下大乱的导火索。最后秦二世死在了阎乐的手里,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燎原大火。

    楚汉争霸

    项羽以一己之力歼灭秦军两大主力,是灭秦的头号功臣,并以巨鹿之战九战九捷,威震天下。

    刘邦先一步攻入咸阳,项羽谋士范增设计“鸿门宴”,不料刘邦死里逃生。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因鸿门宴,使项庄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继“鸿门宴”之后,(公元前205年)八月,在韩信的策划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公元前206年)在张良的辅佐下,首先攻入咸阳,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就此爆发。

    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对最后项羽失败,以及刘邦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做了一下对比。

    项羽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

    一、任人唯亲是项羽最严重的缺陷,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楚君一败涂地,成皋失守,彻底打乱了项羽的计划,让彭越再次逃出;日后的垓下围困,彭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潍水之战是楚汉战争的转折点,最后是“龙且死,楚军散”。重用龙且说明了项羽的水平,把先锋行型的龙且当大将军使用,说明项羽用人有失,也反映出项羽集团人才的单一化。

    三、陈平的反间计,从战场的形式来看,主帅与将领之间失去信任之后,失败的概率就会增加迅速。

    一方面反应了项羽的政治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重了陈平的离间计。

    四、项羽和他的集团不能跳出历史的局限性,选择了分封天下,是决定性的错误。 楚汉争霸

    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大事上毫不含糊,总是能够采纳谋臣的正确意见,这让许多人愿意追随他,这也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首先他了解那些,一起奋斗拼搏的人,真正想要什么,更不会把别人的努力视作理所当然,而是能够真心去体谅承认别人的功劳。

    而项羽认识不到别人付出的价值,觉得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

    此外刘邦的团体内部也是人才倍出,比如王陵,刘邦让王陵接任丞相,是看重他的人格,但是在他临死之前做出的政治安排,说明刘邦的确豁达大度有卓越的政治气量。

    刘邦赦免季布,病让他做郎中,说明他在政治上懂得分寸。

    陆贾担任外交工作,担当刘邦和后来汉帝国的出使任务,其中他就指出,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道,昔日吴王夫差和晋国的智伯都是一味追求武力,最终灭亡;秦国一直严刑峻法,也导致了最后的灭亡。

    同时他还建议陈平:天下安定时注意丞相的人选;天下危机时,注意大将的人选。只要将相和睦,就什么都不怕。由此我想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最终保全了赵国的利益和安危。

    总而言之,刘邦集团笼络人心,能勇善战者、谋士之才不计其数。而项羽的人才,此时却不能独当一面,楚军的总体战斗力大打折扣。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年仅31岁的项羽自杀身亡,结束长达四年楚汉争霸。

    读史使人明智,故事始终以楚汉之间的争夺为主线,从一次次的战争,可以总结出避免失败的教训,应用于家庭,应用于生活。同时也可以教导孩子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中与人友好相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楚汉争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uw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