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这条路上班这点事儿职场菜鸟成长记
从“世界500强”到机械厂工人,我所经历的二三事。

从“世界500强”到机械厂工人,我所经历的二三事。

作者: 薛小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6:20 被阅读33次

我想:点开这篇文章,对我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好奇吧!

有一段时间,我曾感到迷茫、颓废,因为毕业后一直是一事无成,太过失败。而现在的我认为:

评判成功的标准不只是金钱和地位,外在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是内在成长比成功更加重要,执着于成功、忽视成长,只会陷入失败—颓废—再失败的死循环

读完本文,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和反思自我,在反思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这不是关于成功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毕业2年多,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业和轰轰烈烈的爱情,有的只是从最初迷茫、焦虑、痛苦到内心回归本真的平静。


1.初出茅庐

两年前,怀揣着对事业和未来的憧憬、对自由的渴望离开了腹诽已久的母校,踏入了社会的大门。

毕业前夕,相比于其它忙着修学分、写论文、找工作的同学,我则要幸运和淡定的多,早早秋招得到了500强的offer,研发工程师的职位(说是500强,其实也没啥好炫耀,就是“富土康”)。毕竟出身于二本院校的我,这已是不错的选择。

离别最后一顿饭,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你能想象好几个大男人喝醉了酒,抱头痛哭的模样吗。虽然有离愁,但是分别时候也没想过太多,期待着以后总能相聚。事实上,毕业后除了几个特别好友,其他同学,再无联系。

“在茫茫忙忙碌碌的流水线工作,或是在电脑前设计图纸、“两点一线”的工作状态”。我一度以为:这将是我的人生剧本。

然而,电影会按照情节来演绎,生活却不存在固定的剧本,永远充满了意外和变数,就好像曾小贤的“吃惊”表情包。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第一份工作,砸了。

入职体检不合格,体检书上显示转氨酶偏高。HR安慰说回家好好休息、检查身体。其实,说白了,就是拒绝。

刚出校门就受到这样的打击,那时心高气傲的自己绝对是无法忍受的。临别时,同校的师兄还来安慰我,心情低落的我勉强振作、打起精神,故作“信心满满”地告别了师兄,维持着自己敏感而又脆弱的自尊心。我暗暗下定决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其他地方,小爷也会混的很好。我拖着沉重的行李,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我坐在家门口,思索了两个多小时。

直到鼓足勇气,打开家门,迎接我的是父母的一脸错愕。

回到家,医院检查,是“中度脂肪肝”,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运动是主因。我从那时才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不合格的身体,会是桎梏你职场发展的枷锁。以前20几年爱吃零食、不爱运动的坏习惯将我养成了一个“小胖子”,而命运以这种方式来出其不意的报复我,将我打的一脸懵逼。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这句话果然没错

刚开始的几天,我是极度颓废的,不想讲话,也不想吃饭,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虽然是农村孩子,但是也是在父母、长辈的爱护中长大的,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宠爱,从小也没有受过什么委屈。

现在的我对当时自己的评价是:一棵还未长大的“温室花朵” 


2.奋斗中燃烧的 “卡路里”

同学都渐渐找到自己的工作,而我却依然待业家中。不甘心失败,又或许是自尊心的驱使,我开始了“减肥之路”,控制饮食,锻炼身体。40多度的大夏天,不论风雨,每天坚持长跑15km,每次都是挥汗如雨。跑完步之后的我,衣服就好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两个多月时间瘦了将近20斤,体重从170降到了152,复查时一切指标都恢复了正常。我敢说:这是自己从小到大最成功的一件事。

这是现在的自己,瘦了穿西装也好看了^_^,虽然脸还是胖胖的。  

身体恢复后,开始了忙碌的求职,奔波于网投、人才市场、线下招聘会,投出了上千份的简历。

10月份,终于在一家台企找到了制图设计的工作,这家台企还挺有名的,业内称之为“亚洲最大的内存条制造商”。和我同期进部门的有10几个毕业生,由部门经理培训我们的工作。我内心一直憋着一口气:一定不能比别人差,我要做最优秀的。每次,我都是部门加班最晚,学习最刻苦的。平常,我会将经理所讲的内容,工作中遇到的突发情况都认真记录下来。遇到工作不确定或者不懂的地方,翻翻笔记基本就能解决了。

工作时,自己做的笔记

三个月,我就基本出师了,很多好几年老员工都处理不了的问题,我都能轻松解决。工资基本工维持在5~6K左右,不高也不低。经理和我关系也不错,一直看好我,如果就这么待下去,或许过几年我就可以升职加薪,再过几年恋爱、结婚,变成一个中年“油腻大叔”。


3.迷茫和疑惑。

然而,经历了最初几个月收到工资,“买、买、买”的喜悦,渐渐我意识到,这份工作或许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看似收入还可以,实际上每天重复着毫无意义的工作,没有丝毫成就感。夜班生活非常无聊和难熬,有时候忙起来,可能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在经历了前期几个月的知识提升后,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没有再进步过。和刚毕业时相比,自己仿佛憔悴了好几岁。

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心态一样: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但我知道我的未来一定不是这里。

17年5月离开了第一份工作,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选择离开,不仅仅是对工作的厌倦、更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迷茫和无助,寻求逃避和解脱。我选择当一个弱者去逃避内心的迷茫。然而事实证明,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陷入更深的死循环

到处瞎逛—1 到处瞎逛—2

内心虽然迷茫,但钱包却清醒的提醒你应该去努力赚钱了。抱着对专业的执念,不想抛弃四年的专业知识。在6月底的时候,我入职了一家上海机械厂,相比于电子厂“年轻人的天下”,这里是“中老年人的天下”。一来到这里,我就感觉到这里暮气沉沉,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组织管理松散。曾经是数千人的国企,如今不满百人。内心有一些失落,但是内心茫然的我选择了在这里过渡,想清楚再前行。

在这里接触最多的就是粉尘、铁锈、油漆和噪音。相比于电子厂相对干净的工作环境,这里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也是在这里,我真正了解到了底层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工人们每天都工作12个小时,工作结束后,除了洗澡、睡觉、玩手机,再也没有别的娱乐。相对于大学生两人一间的宿舍,工人们则要7、8个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到了夏天,浓重的汗味和脚臭简直难以忍受。我的内心是惶恐的:难道我就要这样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闻着油漆、呼吸着机油、听着机器轰鸣的噪音,用身体去透支未来?

我的“工作环境”

“病急乱投医。”在这期间,在家人的建议下,我也曾选择随大流报考公务员,因为没有充分复习和备考,和孤注一掷的决心,不出意外做了炮灰。在失败后,我叩问自己:公务员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是否还需要继续?每天做着重复的接待工作,十年如一日做着同样的工作。说实话,我并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信念。

在我看来:没有出于对于工作本身的信念和爱好,就不会有工作的热情,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干好工作。白羊座的我冲动、热情,更加喜欢的是冒险,不断接触新的朋友,新的事物,获取新鲜感,感受成功带来的巨大成就感。

在经历不断的失败和反思后,我逐渐厘清了自己的发展大方向,具体的目标和规划却仍未可知。


4.反思自我,找到方向

时光很快,到了18年6月份。

在一次偶然机会下,通过朋友,我接触了新媒体运营。通过深入了解,我意识到:这可能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用笔尖去接触不同的朋友,每一次点赞和评论都给我带来成就和满足感,不断撰写文章的同时去创新自己的思维,这才是真正契合自己兴趣和性格的事业。

为了实现自己的转型之路,我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拾起了放下多年的笔和纸,希望通过文字传递自己的喜怒哀乐。刚开始写得时候,其实是十分痛苦的,从工科生到文科的转变太大了,很难再一时之间适应过来,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确实可以激发自己的工作激情,即便有时工作到1、2点,也不知疲倦。看着自己写下的文章,竟然会满足的傻笑个不停,尽管并没有几个人去为我点赞和转发,我也是自得其乐。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目前还处在转型阶段,还没有真正获得成功,但我坚信:以兴趣作为自己的事业,付出激情和努力,即便不能最好,也不会是最差的。


5.总结

回顾自己的两年,没有热血、没有逆袭,却是最普通、最平凡人的写照,我只是通过不断的工作、学习和追问自己的内心,去获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获得成长。

现在不只是人,整个社会都太急功近利,过于“浮躁”。刚刚步入工作的你,一无所有,能力、人脉、思想都不成熟。在这样的环境下,去苛求自己短时间内获得所谓的“成功”,这是不现实的。”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能够走得远的从来都是那些走的最稳的,而不是走的最快的。

在我看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内在的,成功是外在的,成长关乎对自己的评价,成功是他人对你的评价,成长是过程,成功是结果。你自己是什么水平,你自己不应当最清楚吗?

成功只是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有了足够资本之后,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实际上,现今社会大器晚成的人并不在少数,任正非43岁创立华为,董明珠53岁出任格力总裁,尹明善54岁创立力帆。哪一个不是厚积薄发,逆势而起。即便是在路边摆摊这样的小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事。

此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以我个人的摆摊经历为例:

1.先扪心自问,是否真的能拉下脸,不管别人的异样眼光,在路边叫卖。如果没有那份内心的强大,还是算了吧。

2.有没有做市场调研,了解买你产品的人群是哪些?哪里客流多?什么东西好卖、销量大?城管是否管得严?

3.货源渠道在哪里,哪里的货源又便宜又好,毛利和成本又是多少。

4.自己练摊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锻炼自己的人际交流,尝试小型创业,还是只是单纯的玩票。

5.未虑胜先虑败,自己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有哪些,有能力解决吗?自己确实有空余的时间吗?

不弄清楚这些问题,没有先期的积累和投入,一时心血来潮就盲目上,等待的只会是失败。脱离实际、没有深入思考和了解,妄想“一步登天”,追求“短平快”的成功,到底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分割线



所以,我的建议:

1.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

放下心中的浮躁,静下心来仔细审视自己,想想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的前路到底在哪。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2.踏踏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工作。

在自己羽翼未丰的时候,多读书,努力工作,积累和沉淀自己,踏实走好每一步。长时间的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只可惜道理谁都懂,做的人却是寥寥。

以60岁退休为例,23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还有37年奋斗时间,3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占据时间连10%都不到,在漫长的人生中更是不值得患得患失。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感受:回顾过去的自己,总觉得那时的自己是那么傻X。但反过来,没有傻X的过去,怎么会有现在聪明的自己。

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推倒自己、重建自我的过程。

所以,现在的你不妨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还会为大家定期推送有关职业规划、成长的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世界500强”到机械厂工人,我所经历的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v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