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了,家离学校不远,开车约5分钟的车程,走路则要15分钟。源看见其它同学坐着爸爸妈妈开的小轿车送到学校门口,便羡慕地说,我也要坐车上学。怎么破源想坐车上学,而不是走路上学这件小事呢?
1、讲道理和讲别人的故事
刚开始,我跟他讲:源,妈妈希望你走路上学,每天可以锻炼身体,可以晒太阳。源说:我不想锻炼身体,我也不想晒太阳,太热了。我说:妈妈觉得锻炼身体、晒太阳可以让你的体质更好,长高高,妈妈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比如锻炼、阳光这些免费而又珍贵的礼物送给你。希望你变成一个健康、阳光的男孩子!
你知道吗?妈妈看过一个纪录片,澳洲有个阿姨,她才35岁,每天都坐在家里工作不运动,每天走路的时间才有两分钟,就是从家里走到车库去开车送她的孩子上学。她还吃热狗、香肠、意面等包装好的垃圾食品,晚上工作到很晚也不睡觉。结果,她的体重有75公斤,身体的实际年龄是45岁,而且还患有高血压等疾病。
于是,源半懂不懂的接受了我的这些道理和离他太遥远的故事。每天不情不愿的和我一起走路上学、放学。
又有几次,邻居家的小孩是妈妈开着车来接放学的。源看了又说,妈妈,我太累了。我也想坐车回家。我跟他说,走路回家都不到十五分钟,我们一天走四趟,刚好一个小时,走六千多步(微信运动统计),是最好的运动量了。邻居阿姨看到你走路上学,都夸你的小腿长得很结实呢。源听了以后,又开开心心地路跟我走路回家了。
2、讲身边亲近的人的故事
周末,回到母亲家里,说起和源走路上学的事情。
我的老母亲说:我小时候去上学,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要走12里路去上学,没有鞋子穿,光着脚丫踩着石头在山路上追着哥哥跑。生怕赶不上他们。中午放学因为离家太远了,所以也没有回家,也没有东西吃,饿着肚子等到下午放学,又走12里路回家。回到家里,就吃几个红薯和一碗粥,一年都没有什么肉吃。
源说:奶奶,你们家太穷了。还好,我们现在有车开,有肉吃。我们生活得比你们好。
源爸在一旁附和着说,我们小时候每天中午也是走路回家吃午饭,一家五个人,只有一个菜,菜是一个鸡蛋炒辣椒。一个鸡蛋五个人送饭。
源说:爸爸,你们家也很穷。还好,我们家没有这么穷。
奶奶和爸爸都说,我们虽然很穷,但是上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如果我们不上学读书,现在肯定还在老家种田,要不然,就是在外面打工,没有文化,只能做很苦很苦的体力劳动。以前小时候我们天天走路锻炼身体,所以直到现在,我们的身体都是很好的。
如今开学两周过去了,源每天再也不提坐车上学的事情。每天开开心心地和妈妈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猜猜脑筋急转弯、玩玩剪刀石头布、说说学校里开心的事情、跳过路边的井盖、唱唱“卖烧饼、卖汤圆”等等不着调的歌。
上学和放学路上的这一小段,成了我们母子二人欢畅开心的马路之旅。
3、点评这件小事: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源讲道理——走路锻炼和晒太阳是对他好的。他似懂非懂、半信半疑,而且他这么小,讲道理肯定说不过我,所以,我赢了他。但这不并能让他完全信服,所以反反复复要求坐车去上学。
但奶奶和爸爸讲小时候的故事给他听的时候,引起了他深深的共情。哦,原来爸爸和奶奶小时候也是走路上学的啊, 他们小时候的生活还不如我,但他们也是这么爱学习、爱上学。
你看,小小的贴身的两个小故事 ,就让源开开心心的每天和妈妈一起享受到了上学的快乐了。
最后总结:“道理只能赢得辩论,故事才能收服人心。”
——少给孩子讲道理,多讲故事给孩子听,孩子更能接受你的思想和观点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