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你们都知道了,这几天网络视听类节目/APP经历了大地震。
一些拥有大批忠实粉丝的APP、节目被关闭,下架。
虽说这一刀砍的有点儿狠,但是却也为一些优质节目创造了提升的空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阿布推了不少关于文化、艺术的节目。
例如「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经典永流传」等等大制作的综艺,也有「一千零一夜」「十三邀」等等以个人为中心的综艺。
相比较而言,我喜欢后者。
说实在的,一些大型文化类节目虽然注重视听语言,但是很多时候它们的方向性也很单一,毕竟它们需要弘(zheng)扬(zhi)文(zheng)化(que)。
而一些个人 IP 类的节目,相对来说就比较松弛了。
没有了大框架的束缚,他们的节目中很多时候都带有极浓烈的个人色彩,就像「锵锵三人行」。
当然,我们今天不聊它。
我们聊的,是另外一部个人 IP 类综艺。
局部 第二季
陈丹青终于回来了。
2015年,陈丹青带着第一季「局部」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以画家之眼带我们去看那些艺术杰作。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陈丹青,自身就有着在评论艺术品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看过「局部」的人都知道,陈丹青作为主持人,或者说一个讲解人,他说话方面并不完美。
很多时候我都能听出他在断句、组织语言方面出现小毛病。
但是,陈丹青说话似乎是有一种魔力。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说的话就会发现,看似临时组织的语言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以一种平缓随和的方式娓娓道来。
而且最吸引我的,就是他在评论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并不单纯的只是在说它,而是借物论人、论事儿。
「局部」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这是一部个人 IP 节目,所以在「局部」里,我们能听到很多关于陈丹青个人对一件艺术品一个人一件事的看点,甚至说偏见和癖好。
这,才是「局部」最出彩的亮点。
「局部 第一季」第一集中,你以为他是在跟你讲《千里江山图》,其实他是在跟你讲十八岁的年少气盛,十八岁的锋芒毕露。
第六集中,通过梵高早期的作品《海边的渔夫》等等画作,他把绘画名家拉下神坛,讲的是画家的世俗面,他们也需要钱,也需要物质生活。
第十一集中,他借着宫廷画师徐扬,讲的是那些恢弘壮大却无名的艺术,讲的是一幅幅画作后面默默付出却没人提及的工匠们。
通过「局部」我们不仅能看到一幅幅艺术巨作以及画家,而且我们还能通过陈丹青了解到一些对于艺术、对于生活的观点和意见。
但是在第一季结束之后,「局部」很意外的没了声音。
不少粉丝都以为不会有第二季了,包括阿布,结果在隔了两年的时间之后,它终于回来了。
很多和阿布一样翘首以盼的粉丝们都十分兴奋:
"第二季终于来了"
"我觉得一辈子不会出第二季的节目居然开播了,我的尖叫传遍了整个楼层"
一句简单平静的"好,「局部」第二季开始了,我是陈丹青"。
这个准备带着我们走进艺术世界的人没有过多的开场白,直接进入主题。
第二季第一集,镜头对准了曼哈顿大道的大都会美术馆。
这里面的藏品涵盖世界各地。
我们今天看到的叙利亚,只有四处蔓延的战火,无处奔逃的平民,但是在大概500多年前的叙利亚,却有着我们不知道的美好一面。
作为叙利亚首都,第二大城市的大马士革,是世界上人类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
大马士革的经济、文化在那个时候都是处于比较高的地位。
在大都会美术馆中,有这样一间隐藏在美术馆深处的小房间。
很多没做足功课来参观的人都会认为房间里的物件才是藏品,实际上,整间房子都是藏品。
这间房子是1930年代从大马士革家庭中拆出来,由考古学家/收藏家Hagop Kevorkkian购入并于1970年捐赠给大都会美术馆的。
当时坐在这样一间屋子里的人怎么会想到,几十年后,这片故土会遭遇如此严重的战争呢。
在大都会美术馆这里的藏品充分印证了一句话: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让我惊讶的是,中国的艺术藏品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而且中国的艺术,古典艺术在大都会博物馆享有非常尊贵的位置。
大都会美术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雕刻、瓷器、文玩数量极其惊人,尤其是宋元明清的山水画。
在第一集中,陈丹青还小小的"自满"了一下,他和老师木心当初来到大都会美术馆的时候,他的老师木心说过一句话:
"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
但是让阿布感觉有些遗憾的是,陈丹青并没有介绍关于中国的艺术藏品。
说到这,阿布要说一点关于我个人的小提议。
在第一季中,陈丹青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局部"的定义:
把一件艺术品,一幅画作切割成无数个局部,从一个个的局部去探究整件艺术品、整幅画作。
阿布认为「局部 第二季」其实是没有第一部精彩。
为什么?
因为在第二季开始,陈丹青的格局变大了,第一集他讲大都会美术馆。
里面成千上万的藏品被他一笔带过。
不仅没有针对一件艺术品的局部做出分析,甚至没有针对其中一件艺术品的专门分析。
这有违了这档节目的本意,"局部"就是要以小见大,从剖析一点到总览全图。
当然,我不会因为这一点原因而放弃整个节目。
「局部」对于我来说,并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我看「局部」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我喜欢看陈丹青讲话,喜欢听他不紧不慢的和我们讲述关于艺术品的故事,还有藏在每一段话里面的那种个人意见。
就像我喜欢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一样。
陈丹青和梁文道是阿布非常喜欢的两个人,他们二位完全符合我心中的文人的气质,言谈话语之间透露着一股经历时间沧桑后的平静。
两人的节目,一个以读书为主,一个以画作为主。
我喜欢梁文道一边吃着北京卤煮,喝着二锅头,一边为我们讲述文字的故事,我也喜欢陈丹青一脸严肃,目光坚定的为我们讲述画作的故事。
而说到最后,阿布想说的是。
尽管我对两档节目十分喜爱。
但是豆瓣上的评价人数表明,「一千零一夜」和「局部」并不是大众喜欢的那种节目。
分数很高,评价人数很低。
其实这样也好,这种需要一个人静静品味的节目,这样的待遇也是能够想到的。
也许它从录制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不是给大众看的。
"爱它的人自然爱。"
当梁文道一次次从深夜的街角走过来时,当陈丹青一次次的在木质座椅上抬起头时,他们都值得阿布认真的去看,去聆听。
网友评论